據對全省27個市、縣(市、區)2700戶農村住戶抽樣調查,今年一季度浙江省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2318.8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1.97元,增長12.2%,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收入增長7.3%。從過去十多年的變化情況看,今年一季度我省農村居民現金收入增幅繼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但由于農村物價上漲較快,實際收入增長速度為1998年以后最低的一年。
今年一季度我省農村居民現金收入變化的主要特點:
1、工資性收入增長13.3%。一季度,農村居民在鄉鎮企業中從業和從事各種勞務活動得到的工資性收入人均1066.33元,同比增長13.3%,比上年同期6.9%的增長速度快6.4個百分點。其中在本鄉地域內從業得到的收入人均715.98元,增長13.8%,外出從業得到的收入人均116.42元,增長8.1%。
2、來自家庭第一產業的現金收入增長6.3%。一季度農村居民來自家庭經營第一產業的現金收入人均351.71元,同比增長6.3%,其中農業收入下降5.5%,主要是2003年我省糧食產量下降較多,一季度農村居民出售糧食收入大幅度減少;牧業收入因生豬價格上漲較快,生豬出欄數量也有所增長,一季度農村居民來自牧業的收入人均133.41元,增長22.4%;來自漁業的現金收入人均43.33元,增長16.5%。
3、家庭經營二、三產業收入增長10.4%。一季度,農村居民來自家庭經營二、三產業的現金收入人均650.47元,增長10.4%。其中家庭工業收入人均272.15元,增長15.8%;建筑業收入人均89.72元,增長8.3%。今年一季度我省農村工業延續上年良好的發展勢頭,工業企業產銷兩旺、活力較強,建筑業在上年較快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主要源于全社會基本建設投資規模的擴大。農村工業的發展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擴大,帶動了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一季度農村居民來自批零貿易、餐飲業收入人均109.54元,增長12.2%,社會服務業收入人均32.18元,增長5.5%。
4、非經營性收入增長21.6%。一季度農村居民從轉移性和財產性得到的收入人均250.34元,增長21.6%,主要來自于土地征用補償、房屋和土地租金以及入股分紅收入的增長,其中土地征用補償收入41.71元,增長48.1%,入股分紅收入24.91元,增長4.7%,租金收入17.86元,增長73.0%。
來源:中國統計信息網
今年一季度我省農村居民現金收入變化的主要特點:
1、工資性收入增長13.3%。一季度,農村居民在鄉鎮企業中從業和從事各種勞務活動得到的工資性收入人均1066.33元,同比增長13.3%,比上年同期6.9%的增長速度快6.4個百分點。其中在本鄉地域內從業得到的收入人均715.98元,增長13.8%,外出從業得到的收入人均116.42元,增長8.1%。
2、來自家庭第一產業的現金收入增長6.3%。一季度農村居民來自家庭經營第一產業的現金收入人均351.71元,同比增長6.3%,其中農業收入下降5.5%,主要是2003年我省糧食產量下降較多,一季度農村居民出售糧食收入大幅度減少;牧業收入因生豬價格上漲較快,生豬出欄數量也有所增長,一季度農村居民來自牧業的收入人均133.41元,增長22.4%;來自漁業的現金收入人均43.33元,增長16.5%。
3、家庭經營二、三產業收入增長10.4%。一季度,農村居民來自家庭經營二、三產業的現金收入人均650.47元,增長10.4%。其中家庭工業收入人均272.15元,增長15.8%;建筑業收入人均89.72元,增長8.3%。今年一季度我省農村工業延續上年良好的發展勢頭,工業企業產銷兩旺、活力較強,建筑業在上年較快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主要源于全社會基本建設投資規模的擴大。農村工業的發展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擴大,帶動了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一季度農村居民來自批零貿易、餐飲業收入人均109.54元,增長12.2%,社會服務業收入人均32.18元,增長5.5%。
4、非經營性收入增長21.6%。一季度農村居民從轉移性和財產性得到的收入人均250.34元,增長21.6%,主要來自于土地征用補償、房屋和土地租金以及入股分紅收入的增長,其中土地征用補償收入41.71元,增長48.1%,入股分紅收入24.91元,增長4.7%,租金收入17.86元,增長73.0%。
來源:中國統計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