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日前表示,經過20多年的快速增長,無論是從經濟發展的總量還是從經濟增長的速度來看,中國經濟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姚景源指出,從總量來看,200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10.2萬億元人民幣,經濟總量從一位數躍升到兩位數,從速度來看,2001年至今,經濟發展速度保持著快速增長的態勢,即使上半年受到非典疫情的影響,仍保持了8.2%的增長速度。這兩大因素直接說明,中國經濟增長進入了新的時代。
姚景源進一步分析,還有五個顯著的特點,也是中國經濟增長步入新時代的重要原因。
第一,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制度機制已經發生變化,市場機制日趨完善,這表現在市場準入門檻的降低,政府管制的寬松,投、融資環境的改進,法律環境的健全,以及市場要素的使用更加有效、要素的流轉更加快速、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市場活力對增強經濟活力和提高經濟效率的牽引越來越強勁。
第二,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產業已經不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房地產業和汽車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者。這樣的產業結構升級的趨勢還將繼續。
第三,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顯著。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市場將是全球市場。
第四,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企業群體、產業構造和地區布局也正在發生變化。其中,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企業群體將依托國有企業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新格局,非國有經濟,特別是不斷進入中國的海外投資以及民營企業的發展,將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帶來新的活力。
第五,不同區域增長呈現出不同特點。一方面,以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經濟區為中心的高增長區域對整個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在加大,另一方面,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復興計劃正在給中西部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
據《經濟日報》
姚景源指出,從總量來看,200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10.2萬億元人民幣,經濟總量從一位數躍升到兩位數,從速度來看,2001年至今,經濟發展速度保持著快速增長的態勢,即使上半年受到非典疫情的影響,仍保持了8.2%的增長速度。這兩大因素直接說明,中國經濟增長進入了新的時代。
姚景源進一步分析,還有五個顯著的特點,也是中國經濟增長步入新時代的重要原因。
第一,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制度機制已經發生變化,市場機制日趨完善,這表現在市場準入門檻的降低,政府管制的寬松,投、融資環境的改進,法律環境的健全,以及市場要素的使用更加有效、要素的流轉更加快速、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市場活力對增強經濟活力和提高經濟效率的牽引越來越強勁。
第二,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產業已經不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房地產業和汽車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者。這樣的產業結構升級的趨勢還將繼續。
第三,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顯著。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市場將是全球市場。
第四,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企業群體、產業構造和地區布局也正在發生變化。其中,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企業群體將依托國有企業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新格局,非國有經濟,特別是不斷進入中國的海外投資以及民營企業的發展,將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帶來新的活力。
第五,不同區域增長呈現出不同特點。一方面,以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經濟區為中心的高增長區域對整個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在加大,另一方面,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復興計劃正在給中西部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
據《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