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人口所蔡日方認為,經濟增長并不自動導致最大化就業。經濟增長固然是就業增長的前提和必要條件,但卻不是充分條件。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常常并不導致相同的就業增長。中國目前的總體就業彈性為0.1,也就是說,GDP增長1個百分點,只能帶動0.1個百分點的就業增長,大約是80萬人。而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就業彈性大約是0.3至0.4。總的來看,20世紀80年代,中國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較大,但自90年代以來逐步減小,已經降低了2/3。
他認為,鑒于中國的發展階段以及由此決定的比較優勢,在實施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及產業政策的時候,全國以及大多數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應立足于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目前,在一些發展水平并不高的地區,也選擇以資本密集型產業為本地區的主導產業或支柱產業。這種與自身比較優勢相悖的產業政策,會限制就業機會的增長。因此,處于發展中的中西部地區,更應當選擇勞動密集型的適用性技術,這樣可以達到較少投資吸納較多勞動力就業的效果。
據《經濟參考報》
他認為,鑒于中國的發展階段以及由此決定的比較優勢,在實施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及產業政策的時候,全國以及大多數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應立足于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目前,在一些發展水平并不高的地區,也選擇以資本密集型產業為本地區的主導產業或支柱產業。這種與自身比較優勢相悖的產業政策,會限制就業機會的增長。因此,處于發展中的中西部地區,更應當選擇勞動密集型的適用性技術,這樣可以達到較少投資吸納較多勞動力就業的效果。
據《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