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國際金融業紛紛搶灘登陸中國的金融市場。在當今經濟金融全球化時代,經濟落后會挨打,金融落后更會挨打。因此,要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必須大力提升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
我國金融業的體制改革問題、科技創新問題、金融監管問題、不良資產問題、資本金充足率問題、經營效益問題、人才機制問題等等都與國際金融業尤其是與發達國家的金融業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說我國金融業仍處于相對落后狀態。改變這種相對落后狀態,我認為應堅持以人為本,以體制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金融市場為導向,以加強和改善金融監管為保證,以金融人才建設為核心,以提高資產質量和經營效益為目標,全面提升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改組“國家隊”
國有商業銀行和國有商業保險公司是我國金融組織體系中的“老大哥”,然而這些金融業的“國家隊”由于體制上的弊端,大大削弱了其國際競爭力,成為大而不強的“泥足巨人”。革除這一弊端,就是加快國有金融機構的體制改革步伐,完善國有金融機構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重點是對國有金融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變國有獨資金融機構為股份制金融機構,變國有獨資企業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將決策權交給董事會、股東大會,真正做到產權明晰、職責分明、利益共享、風險同擔。改制必將為金融“國家隊”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內在動力。又由于上市公司具有較強的融資能力,可以解決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嚴重不足的問題,同時又優化了負債結構,降低了不良資產比例,為商業銀行增添了競爭實力。
二、創新“運動場”
要使金融“百年老店”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創新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正如沒有運動場,運動員就沒有用武之地一樣,沒有創新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競爭可言。
金融創新首先是理念創新。任何創新都要有風險意識和敢為天下先的膽識,要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追求卓越的精神,金融創新也不例外。其次是技術創新??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提升金融競爭力的“發動機”。
三、優化“裁判員”
金融越是全球化,越是對外開放,越是要加強金融監管。金融開放的程度取決于金融監管水平的高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金融條款只有五年的過渡期,五年后中國金融市場將全面對外開放。我們再不能以任何理由阻擋外資金融機構進軍中國金融市場的步伐,必須沉著應對緊迫而又嚴峻的競爭形勢,不斷更新監管理念,改進監管方法,完善監管體制,提高監管水平,與世界同步,與開放同步,加大監管力度,當好金融競爭的“裁判員”,維護金融競爭秩序,保護投資人、存款人、保險人的合法權益。
四、激活“運動員”
金融全球化必然帶來金融人才全球化,問題是人才只流出不流進,水只向西流不向東流。國內人士曾提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為什么還是該留的沒有留住呢?我認為根源出在用人理念上,弊端來自用人機制上。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誰都知道,體育場上的比賽實際上是運動員素質的較量,金融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金融人才的競爭。要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通過改革,真正形成一個管理者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人人有壓力,個個有動力,充滿競爭活力的用人機制。
據《金融時報》
我國金融業的體制改革問題、科技創新問題、金融監管問題、不良資產問題、資本金充足率問題、經營效益問題、人才機制問題等等都與國際金融業尤其是與發達國家的金融業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說我國金融業仍處于相對落后狀態。改變這種相對落后狀態,我認為應堅持以人為本,以體制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金融市場為導向,以加強和改善金融監管為保證,以金融人才建設為核心,以提高資產質量和經營效益為目標,全面提升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改組“國家隊”
國有商業銀行和國有商業保險公司是我國金融組織體系中的“老大哥”,然而這些金融業的“國家隊”由于體制上的弊端,大大削弱了其國際競爭力,成為大而不強的“泥足巨人”。革除這一弊端,就是加快國有金融機構的體制改革步伐,完善國有金融機構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重點是對國有金融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變國有獨資金融機構為股份制金融機構,變國有獨資企業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將決策權交給董事會、股東大會,真正做到產權明晰、職責分明、利益共享、風險同擔。改制必將為金融“國家隊”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內在動力。又由于上市公司具有較強的融資能力,可以解決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嚴重不足的問題,同時又優化了負債結構,降低了不良資產比例,為商業銀行增添了競爭實力。
二、創新“運動場”
要使金融“百年老店”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創新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正如沒有運動場,運動員就沒有用武之地一樣,沒有創新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競爭可言。
金融創新首先是理念創新。任何創新都要有風險意識和敢為天下先的膽識,要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追求卓越的精神,金融創新也不例外。其次是技術創新??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提升金融競爭力的“發動機”。
三、優化“裁判員”
金融越是全球化,越是對外開放,越是要加強金融監管。金融開放的程度取決于金融監管水平的高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金融條款只有五年的過渡期,五年后中國金融市場將全面對外開放。我們再不能以任何理由阻擋外資金融機構進軍中國金融市場的步伐,必須沉著應對緊迫而又嚴峻的競爭形勢,不斷更新監管理念,改進監管方法,完善監管體制,提高監管水平,與世界同步,與開放同步,加大監管力度,當好金融競爭的“裁判員”,維護金融競爭秩序,保護投資人、存款人、保險人的合法權益。
四、激活“運動員”
金融全球化必然帶來金融人才全球化,問題是人才只流出不流進,水只向西流不向東流。國內人士曾提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為什么還是該留的沒有留住呢?我認為根源出在用人理念上,弊端來自用人機制上。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誰都知道,體育場上的比賽實際上是運動員素質的較量,金融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金融人才的競爭。要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通過改革,真正形成一個管理者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人人有壓力,個個有動力,充滿競爭活力的用人機制。
據《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