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浙江省經貿委醫藥石化行業管理辦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浙江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保持了一個逆勢上行的勢頭,但是由于大環境仍然存在諸多不利因素,下半年行業增長將面臨較大阻力。
上半年,石化行業工業產值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利潤增幅較大。全省規模以上石化企業共實現工業總產值1601億元,同比增長26.3%;剔除煉油行業巨額政策性虧損這一因素,全行業利潤增幅達55.3%;生產和銷售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50個化工產品中有31個產量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其中聚丙烯樹酯、建筑涂料、精甲醇等16種產品產量增幅超過10%;出口仍保持較高增速,1至5月石油和化工行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84億元,增長24.0%,增幅較上年增加1.4個百分點;市場需求較旺,價格總體上升,產銷銜接良好,無機化工原料價格漲勢強勁,化肥農藥價格繼續上揚,有機化工產品價格總體呈回落態勢。
但是,高增長下隱憂顯現,大環境的不利仍然制約了浙江石化行業的發展。今年以來,下游產業經濟形勢嚴峻波及上游。由于輕工、紡織等下游相關產業經濟形勢較為嚴峻,對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生產和發展將產生較大的影響,目前,化工產品的成本急劇上升,而成本向下游傳導的能力在不斷減弱,利潤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有機化工原料和合成樹脂行業的盈利能力已呈下降態勢;化工行業項目實施難問題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和提升的突出問題,在浙江不少地方已經形成了“談化色變”的氛圍,專業化工園區規劃嚴重滯后,不僅使企業項目落實難,建設周期拉長,而且使一些好的項目引不進來,甚至迫使骨干企業到外省投資發展,而且,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布局優化進展緩慢,與周邊省份形成了巨大反差,如江蘇省目前已有專業化工園區32個,保證了企業搬遷改造和發展所需的空間;受煉油虧損影響,行業整體效益下降,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繼續大幅攀升,使得國內市場價格矛盾及煉油企業虧損情況進一步加劇。
浙江省經貿委醫藥石化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周土法認為,下半年石化行業的經濟運行形勢將十分嚴峻。一方面,國際能源價格繼續上漲、美元貶值,推動世界能源、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升,引發全球性通貨膨脹,美國次貸危機持續影響美國經濟,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經濟失衡加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使我國對外貿易環境有惡化的趨勢;另一方面,國家堅持從緊的貨幣政策,以及去年下半年以來出臺的一系列加強環保、節能、針對“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的調控政策,這些強大的政策組合拳,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重大意義,但對化工行業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生產和出口在未來一定時期內有可能呈下降趨勢。
上半年,石化行業工業產值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利潤增幅較大。全省規模以上石化企業共實現工業總產值1601億元,同比增長26.3%;剔除煉油行業巨額政策性虧損這一因素,全行業利潤增幅達55.3%;生產和銷售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50個化工產品中有31個產量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其中聚丙烯樹酯、建筑涂料、精甲醇等16種產品產量增幅超過10%;出口仍保持較高增速,1至5月石油和化工行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84億元,增長24.0%,增幅較上年增加1.4個百分點;市場需求較旺,價格總體上升,產銷銜接良好,無機化工原料價格漲勢強勁,化肥農藥價格繼續上揚,有機化工產品價格總體呈回落態勢。
但是,高增長下隱憂顯現,大環境的不利仍然制約了浙江石化行業的發展。今年以來,下游產業經濟形勢嚴峻波及上游。由于輕工、紡織等下游相關產業經濟形勢較為嚴峻,對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生產和發展將產生較大的影響,目前,化工產品的成本急劇上升,而成本向下游傳導的能力在不斷減弱,利潤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有機化工原料和合成樹脂行業的盈利能力已呈下降態勢;化工行業項目實施難問題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和提升的突出問題,在浙江不少地方已經形成了“談化色變”的氛圍,專業化工園區規劃嚴重滯后,不僅使企業項目落實難,建設周期拉長,而且使一些好的項目引不進來,甚至迫使骨干企業到外省投資發展,而且,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布局優化進展緩慢,與周邊省份形成了巨大反差,如江蘇省目前已有專業化工園區32個,保證了企業搬遷改造和發展所需的空間;受煉油虧損影響,行業整體效益下降,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繼續大幅攀升,使得國內市場價格矛盾及煉油企業虧損情況進一步加劇。
浙江省經貿委醫藥石化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周土法認為,下半年石化行業的經濟運行形勢將十分嚴峻。一方面,國際能源價格繼續上漲、美元貶值,推動世界能源、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升,引發全球性通貨膨脹,美國次貸危機持續影響美國經濟,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經濟失衡加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使我國對外貿易環境有惡化的趨勢;另一方面,國家堅持從緊的貨幣政策,以及去年下半年以來出臺的一系列加強環保、節能、針對“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的調控政策,這些強大的政策組合拳,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重大意義,但對化工行業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生產和出口在未來一定時期內有可能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