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化工面臨又一個歷史機遇。2008年8月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指導意見》的通過,意味著提了十多年的長三角一體化正式上升為國家意志。這對該地區發展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那么作為長三角地區的重要產業之一,石油和化工產業應該怎樣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過去長期居國內同行業前茅,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也是我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引擎之一。2007年蘇、浙、滬2省1市,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超過5.5萬億元,占到全國經濟總量的 22.6%。石油和化工產業是長三角地區的經濟支柱。江蘇、浙江和上海3地都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和化工生產基地,在“九五”、“十五”期間,石油和化工產業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產業鏈看,該地區非常巧妙地選取了適合本地發展的產業鏈中的下游環節。該地區原油儲量很少,卻成了我國重要的原油加工省份,并且原油加工量持續增長。特別是該地區十分注重把下游產業做大做強。如長三角地區的塑料產業十分發達,在塑料產業的帶動下,長三角地區成為我國塑料模具最重要的生產和進出口基地之一,年產值接近100億元。
上世紀80年代,江蘇一直是我國石油化工產業第一大省,石油和化工總產值長期居全國第一,只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才讓位給山東,但也長期位居前幾位。浙江也不甘落后。從2003年到2006年期間,浙江省石油和化工產業每年增加500億元左右的營業收入。2006年浙江省2145家石油和化工企業主營收入達2680億元,利潤總額達130億元,出貨值達到313億元,在全國占了相當的比重。上海近年來的石油和化工產業已經沖到了全國前列,目前已經擁有了國內一流的石油化工園區。近年來上海石油和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較大,銷售收入在全國的排名雖有所后退,但其石油和化工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在全國均居于領先地位。長三角地區石油和化工產業具有獨到的魅力。長三角地區也是石油和化工產品物流儲運的重要區域。環渤海、長三角、東南沿海、珠三角等大港口群中,長三角地區港口群貨物吞吐量最大,化學品物流也成為其主業。隨著上?;^、南京化工園區和寧波化工園區等的崛起,以及張家港、江陰、寧波大榭、鎮海等重要港口的發展,長三角地區的石油和化工物流需求和市場規模也獲得了快速的增長。
從企業結構看,長三角地區是中國民營企業的發祥地和聚集地。在全國民營經濟總量中,長三角地區民企數量占到近三分之一,產業規模占全國民營經濟總產值的比例超過40%,民營經濟成為長三角地區經濟繁榮的重要因素。以江蘇為例2006年底該省,民營企業數量達到50.7萬家,居全國首位。僅江蘇宜興和武進地區的化工企業就曾達上千家之多。民營企業為長三角地區帶來了市場經濟的勃勃生機和活力。而長三角地區的小化工企業曾在該地區化工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 鄉鎮化工”模式后來在全國各地鋪開。長三角是我國石油和化工產品物流儲運的重要地區。上半年,長三角各港口共完成集裝箱吞吐2325.2萬標箱,同比增長 16.6%。圖為忙碌的上海港口運輸。不過現在一直被掩蓋的劣勢顯現。經濟越發達的地方,對外界的變化越敏銳、受影響也越大。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受近年來外部需求減弱、勞動力及原材料成本上升、貨幣政策從緊等一系列因素影響,長三角地區率先感受到陣痛,經濟增速明顯放緩。進入2008年以來,諸多不確定因素導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復雜性。持續高企的通脹壓力、國際經濟環境的反復多變、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都使得敏感的長三角地區面臨新的挑戰。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江蘇省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面達16%,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虧損額同比增長56.5%;浙江省規模以上企業虧損的有1.07萬家,虧損面達19.6%,同時新增企業數和注冊資本金3年來首次出現下降,企業關閉數同比卻有較大幅度的上升。一直被長三角地區的優勢所掩蓋的劣勢也開始顯現。土地受限——長三角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土地一直是該地區發展的制約因素。從南京到上海的長江兩岸,從上海到寧波的沿海地帶,集中了近10個大型化學工業區,且擁有兩大國家級化學工業區。在發展石油和化工產業方面的區位優勢、資金優勢、產業優勢、科研優勢無可比擬。但是,長三角地區大部分城市目前正受到缺水、少電、土地資源緊張等瓶頸的制約,資本向外擴張的趨勢日漸明顯。原材料受限——統計顯示今年1~5月,江蘇省工業企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上升了7.5%,其中燃料和動力價格上漲了15.7%,工業生產成本總體上升了29.8%;同處經濟領跑地位的浙江省日子也不好過,上半年該省燃料動力類購進價格上漲了12.4%,有色金屬材料和電線類購進價格上漲了28.5%;上海市上半年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了 11.1%和8.4%,化工材料和電料價格分別上漲12.3%和8.1%,漲幅同比提高了4個和7.7個百分點。
小化工企業受限。在長三角的化工企業中,小化工企業從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這本是該地區經濟重要的支撐力量,但在越來越追求規模效應、越來越青睞高新技術的時代,小化工企業的弊病也越來越突出。2007年5月,南京市環保局局長嚴蘇揚在該市化工企業整治會議上列舉了一組數據:南京市小型化工企業創造的經濟總量只占全市工業經濟的 5.6%,稅收只占4%,僅拉動1%的就業,可它帶來的污染負荷卻一度高達20%~50%。在南京市溧水縣,一家小化工企業的揮發酚排放量居然比揚子石化還多。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浙江省精細化工的產出規模占石油和化工產業的20%,但其“三廢”產生量卻占到40%。小化工企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已嚴重影響到長三角地區的發展。為此,該地區不得不開展了一場小化工企業的整治運動。2007年,江蘇省共關閉小化工企業1934家,其中太湖流域關閉 1197家。今年,該省將再關閉小化工企業1162家。近日,從南京市安監局傳來消息,該市目前已分5批關停了小化工企業118家,距關停136家的目標只剩下18家。在浙江,2007年初發布的《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一五”發展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將加強化工產業引導,推進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先進生產力,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矛頭直指小化工企業。除了關停并轉已有的小化工企業外,長三角地區還大大提高了化工企業的準入門檻,從源頭上禁止小化工企業的進入。
蘇州制定了《蘇州市產業導向目錄》,進一步提高環境準入門檻,把排污總量指標作為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南通市出臺了《市政府關于加強新建化工項目管理的意見》,其中明確要求“嚴格禁止其他地區淘汰的技術水平低、污染重的小化工項目轉移到南通市”。今后長三角化工應往精細化、園區化方向發展。將來方向是:爭取成為中國研發基地。就在長三角地區發展面臨困難的時刻,國務院及時出臺了《指導意見》。業內專家認為,《指導意見》的核心內容是要求長三角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而石油和化工產業在這個調整中要選準角度,明確目標。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顧宗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總體上看,長三角地區化工產業的產品結構相對來說比較合理,但受土地緊張、能源緊張、人口密度大等因素的影響,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的化工企業肯定會受到影響。在此背景下,長三角地區化工產業應著手升級。顧宗勤表示部分污染嚴重的企業將面臨關停。部分污染小,但長三角地區環境容量無法接納的企業可以采取搬遷的方式。另外,針對原料緊張的問題,化工企業可以考慮與中西部的生產基地、廠礦對接,將后加工產品的生產放到中西部,而研發放在長三角當地。
對于化工企業自身來說,就是要搞好產品結構調整和深加工,生產附加值高而污染小的產品?!爱斎?,節能減排、結構調整在根本上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鳖欁谇谡f。隨著一體化進程的推進,今后長三角地區將更多的是發展污染小、產值大的精細化工等新型產業。因此一方面化工企業應該關停落后的產能和設備,推行循環經濟,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另一方面企業可以考慮往規?;?、園區化方面發展,通過聚集效應,培育和發展優勢產業集群,提高產業的關聯度、集中度和競爭力。“對于化工企業來說,長三角一體化既是挑戰,也是一個發展的機遇,能夠增加企業在當地的生存能力?!边@些要求已經在長三角各地的發展計劃中得到了體現。近日,浙江省印發了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將全面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列為該省的重點工作任務。該計劃明確表示,浙江省有關部門將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計劃、重大工業項目計劃等,明顯提高傳統產業產品質量、檔次和附加值,使皮革塑料、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等6個重點行業的規模、效益和技術水平均居全國前列。到2012年,大中型工業企業新產品產值率達到30%左右。此外,該省還將高效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綠色化工技術列入重大科技專項目錄。
上世紀80年代,江蘇一直是我國石油化工產業第一大省,石油和化工總產值長期居全國第一,只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才讓位給山東,但也長期位居前幾位。浙江也不甘落后。從2003年到2006年期間,浙江省石油和化工產業每年增加500億元左右的營業收入。2006年浙江省2145家石油和化工企業主營收入達2680億元,利潤總額達130億元,出貨值達到313億元,在全國占了相當的比重。上海近年來的石油和化工產業已經沖到了全國前列,目前已經擁有了國內一流的石油化工園區。近年來上海石油和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較大,銷售收入在全國的排名雖有所后退,但其石油和化工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在全國均居于領先地位。長三角地區石油和化工產業具有獨到的魅力。長三角地區也是石油和化工產品物流儲運的重要區域。環渤海、長三角、東南沿海、珠三角等大港口群中,長三角地區港口群貨物吞吐量最大,化學品物流也成為其主業。隨著上?;^、南京化工園區和寧波化工園區等的崛起,以及張家港、江陰、寧波大榭、鎮海等重要港口的發展,長三角地區的石油和化工物流需求和市場規模也獲得了快速的增長。
從企業結構看,長三角地區是中國民營企業的發祥地和聚集地。在全國民營經濟總量中,長三角地區民企數量占到近三分之一,產業規模占全國民營經濟總產值的比例超過40%,民營經濟成為長三角地區經濟繁榮的重要因素。以江蘇為例2006年底該省,民營企業數量達到50.7萬家,居全國首位。僅江蘇宜興和武進地區的化工企業就曾達上千家之多。民營企業為長三角地區帶來了市場經濟的勃勃生機和活力。而長三角地區的小化工企業曾在該地區化工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 鄉鎮化工”模式后來在全國各地鋪開。長三角是我國石油和化工產品物流儲運的重要地區。上半年,長三角各港口共完成集裝箱吞吐2325.2萬標箱,同比增長 16.6%。圖為忙碌的上海港口運輸。不過現在一直被掩蓋的劣勢顯現。經濟越發達的地方,對外界的變化越敏銳、受影響也越大。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受近年來外部需求減弱、勞動力及原材料成本上升、貨幣政策從緊等一系列因素影響,長三角地區率先感受到陣痛,經濟增速明顯放緩。進入2008年以來,諸多不確定因素導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復雜性。持續高企的通脹壓力、國際經濟環境的反復多變、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都使得敏感的長三角地區面臨新的挑戰。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江蘇省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面達16%,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虧損額同比增長56.5%;浙江省規模以上企業虧損的有1.07萬家,虧損面達19.6%,同時新增企業數和注冊資本金3年來首次出現下降,企業關閉數同比卻有較大幅度的上升。一直被長三角地區的優勢所掩蓋的劣勢也開始顯現。土地受限——長三角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土地一直是該地區發展的制約因素。從南京到上海的長江兩岸,從上海到寧波的沿海地帶,集中了近10個大型化學工業區,且擁有兩大國家級化學工業區。在發展石油和化工產業方面的區位優勢、資金優勢、產業優勢、科研優勢無可比擬。但是,長三角地區大部分城市目前正受到缺水、少電、土地資源緊張等瓶頸的制約,資本向外擴張的趨勢日漸明顯。原材料受限——統計顯示今年1~5月,江蘇省工業企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上升了7.5%,其中燃料和動力價格上漲了15.7%,工業生產成本總體上升了29.8%;同處經濟領跑地位的浙江省日子也不好過,上半年該省燃料動力類購進價格上漲了12.4%,有色金屬材料和電線類購進價格上漲了28.5%;上海市上半年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了 11.1%和8.4%,化工材料和電料價格分別上漲12.3%和8.1%,漲幅同比提高了4個和7.7個百分點。
小化工企業受限。在長三角的化工企業中,小化工企業從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這本是該地區經濟重要的支撐力量,但在越來越追求規模效應、越來越青睞高新技術的時代,小化工企業的弊病也越來越突出。2007年5月,南京市環保局局長嚴蘇揚在該市化工企業整治會議上列舉了一組數據:南京市小型化工企業創造的經濟總量只占全市工業經濟的 5.6%,稅收只占4%,僅拉動1%的就業,可它帶來的污染負荷卻一度高達20%~50%。在南京市溧水縣,一家小化工企業的揮發酚排放量居然比揚子石化還多。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浙江省精細化工的產出規模占石油和化工產業的20%,但其“三廢”產生量卻占到40%。小化工企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已嚴重影響到長三角地區的發展。為此,該地區不得不開展了一場小化工企業的整治運動。2007年,江蘇省共關閉小化工企業1934家,其中太湖流域關閉 1197家。今年,該省將再關閉小化工企業1162家。近日,從南京市安監局傳來消息,該市目前已分5批關停了小化工企業118家,距關停136家的目標只剩下18家。在浙江,2007年初發布的《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一五”發展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將加強化工產業引導,推進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先進生產力,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矛頭直指小化工企業。除了關停并轉已有的小化工企業外,長三角地區還大大提高了化工企業的準入門檻,從源頭上禁止小化工企業的進入。
蘇州制定了《蘇州市產業導向目錄》,進一步提高環境準入門檻,把排污總量指標作為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南通市出臺了《市政府關于加強新建化工項目管理的意見》,其中明確要求“嚴格禁止其他地區淘汰的技術水平低、污染重的小化工項目轉移到南通市”。今后長三角化工應往精細化、園區化方向發展。將來方向是:爭取成為中國研發基地。就在長三角地區發展面臨困難的時刻,國務院及時出臺了《指導意見》。業內專家認為,《指導意見》的核心內容是要求長三角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而石油和化工產業在這個調整中要選準角度,明確目標。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顧宗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總體上看,長三角地區化工產業的產品結構相對來說比較合理,但受土地緊張、能源緊張、人口密度大等因素的影響,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的化工企業肯定會受到影響。在此背景下,長三角地區化工產業應著手升級。顧宗勤表示部分污染嚴重的企業將面臨關停。部分污染小,但長三角地區環境容量無法接納的企業可以采取搬遷的方式。另外,針對原料緊張的問題,化工企業可以考慮與中西部的生產基地、廠礦對接,將后加工產品的生產放到中西部,而研發放在長三角當地。
對于化工企業自身來說,就是要搞好產品結構調整和深加工,生產附加值高而污染小的產品?!爱斎?,節能減排、結構調整在根本上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鳖欁谇谡f。隨著一體化進程的推進,今后長三角地區將更多的是發展污染小、產值大的精細化工等新型產業。因此一方面化工企業應該關停落后的產能和設備,推行循環經濟,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另一方面企業可以考慮往規?;?、園區化方面發展,通過聚集效應,培育和發展優勢產業集群,提高產業的關聯度、集中度和競爭力。“對于化工企業來說,長三角一體化既是挑戰,也是一個發展的機遇,能夠增加企業在當地的生存能力?!边@些要求已經在長三角各地的發展計劃中得到了體現。近日,浙江省印發了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將全面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列為該省的重點工作任務。該計劃明確表示,浙江省有關部門將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計劃、重大工業項目計劃等,明顯提高傳統產業產品質量、檔次和附加值,使皮革塑料、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等6個重點行業的規模、效益和技術水平均居全國前列。到2012年,大中型工業企業新產品產值率達到30%左右。此外,該省還將高效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綠色化工技術列入重大科技專項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