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山西焦化行業協會獲悉,由焦炭和鋼鐵兩大行業參與制定的新的焦炭價格指導價于11月18日出臺,規定11月份國內焦炭指導價暫定為每噸1600元。
據了解,參加這次指導價協商的有河北鋼鐵集團、首鋼、唐山國豐等國內大型鋼廠和山西主要焦化企業。據參加協商的鋼鐵企業負責人介紹,受金融危機影響,目前鋼鐵市場出現低迷,與鋼鐵市場及成本壓力相比,焦炭成本顯然偏高,鋼鐵企業消化困難。因此,愿意與焦化企業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重新商定焦炭指導價。而據焦化企業人士反映,目前焦炭市場更為困難。僅9、10兩個月,山西焦化行業的損失就達到30億元,焦化企業虧損嚴重。在這種形勢下,焦化企業也愿意與下游鋼鐵企業通過協商制定新的指導價。雙方都不希望焦炭價格再次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面。
雙方承諾,按最短運距、最小銷售半徑協調焦炭供需企業,最大程度降低焦炭供應企業的物流成本和鋼企的用焦成本。焦企要根據鋼企的需求,確保焦炭供應的穩定和質量;鋼企要按合同約定結款。雙方商定要定期或不定期磋商,每3個月商定一次焦炭指導價,之后過渡到半年、1年商定一次。
記者注意到,此前山西省焦化企業與外省鋼鐵企業曾通過協商執行過焦炭指導價。那時焦炭市場火爆,焦炭產品供不應求,鋼鐵企業為了保證焦炭供應,同時又為避免價格過高,因此主動提出與焦化企業商定指導價。但這次主動提出協商指導價的卻是焦化企業。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焦化行業的困境。業內專家指出,加強行業間的交流、協調和互動機制,探索多種形式的行業自律,在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中顯得尤為重要。
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10月份,全國累計生產焦炭2194.07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21%。與9月份的 2566.48萬噸相比下降了14.6%。全國焦炭產量繼續保持大幅回落態勢。從產量同比降幅來看,下降幅度最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山西、貴州、河北和寧夏的焦炭產量降幅均在30%以上。
據了解,參加這次指導價協商的有河北鋼鐵集團、首鋼、唐山國豐等國內大型鋼廠和山西主要焦化企業。據參加協商的鋼鐵企業負責人介紹,受金融危機影響,目前鋼鐵市場出現低迷,與鋼鐵市場及成本壓力相比,焦炭成本顯然偏高,鋼鐵企業消化困難。因此,愿意與焦化企業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重新商定焦炭指導價。而據焦化企業人士反映,目前焦炭市場更為困難。僅9、10兩個月,山西焦化行業的損失就達到30億元,焦化企業虧損嚴重。在這種形勢下,焦化企業也愿意與下游鋼鐵企業通過協商制定新的指導價。雙方都不希望焦炭價格再次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面。
雙方承諾,按最短運距、最小銷售半徑協調焦炭供需企業,最大程度降低焦炭供應企業的物流成本和鋼企的用焦成本。焦企要根據鋼企的需求,確保焦炭供應的穩定和質量;鋼企要按合同約定結款。雙方商定要定期或不定期磋商,每3個月商定一次焦炭指導價,之后過渡到半年、1年商定一次。
記者注意到,此前山西省焦化企業與外省鋼鐵企業曾通過協商執行過焦炭指導價。那時焦炭市場火爆,焦炭產品供不應求,鋼鐵企業為了保證焦炭供應,同時又為避免價格過高,因此主動提出與焦化企業商定指導價。但這次主動提出協商指導價的卻是焦化企業。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焦化行業的困境。業內專家指出,加強行業間的交流、協調和互動機制,探索多種形式的行業自律,在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中顯得尤為重要。
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10月份,全國累計生產焦炭2194.07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21%。與9月份的 2566.48萬噸相比下降了14.6%。全國焦炭產量繼續保持大幅回落態勢。從產量同比降幅來看,下降幅度最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山西、貴州、河北和寧夏的焦炭產量降幅均在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