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日前在第三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上表示,中日兩國在節能環保領域面臨共同課題,合作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兩國政府要為促成互惠互利的節能環保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解振華說,中日兩國在節能環保領域有很多共同之處,人口相對較多,資源相對貧乏,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實現各自的可持續發展,是兩國共同面臨的課題。日本在過去的經濟發展中曾經出現過嚴重的環境污染,但經過治理,成功解決了污染問題,在環保方面也有很好的經驗和技術值得借鑒。并且,日本在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技術也走在世界前列,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有其獨到之處。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為日本所擁有的資金和技術提供了很好的市場。
對于今后的合作方向和新課題,解振華指出,近年來,大家已認識到低碳經濟和低碳技術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重要作用,這是一種發展趨勢。今后,中日雙方可進一步深入廣泛地就該領域的合作進行探討。
論壇期間,雙方共簽署了19個合作協議,并在節油節電、循環經濟、海水淡化、化工、汽車等多個領域開展了研討和交流。
解振華說,中日兩國在節能環保領域有很多共同之處,人口相對較多,資源相對貧乏,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實現各自的可持續發展,是兩國共同面臨的課題。日本在過去的經濟發展中曾經出現過嚴重的環境污染,但經過治理,成功解決了污染問題,在環保方面也有很好的經驗和技術值得借鑒。并且,日本在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技術也走在世界前列,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有其獨到之處。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為日本所擁有的資金和技術提供了很好的市場。
對于今后的合作方向和新課題,解振華指出,近年來,大家已認識到低碳經濟和低碳技術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重要作用,這是一種發展趨勢。今后,中日雙方可進一步深入廣泛地就該領域的合作進行探討。
論壇期間,雙方共簽署了19個合作協議,并在節油節電、循環經濟、海水淡化、化工、汽車等多個領域開展了研討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