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記者從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了解到,2008年,國外對我國化工類產品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呈下降趨勢。2008年,國外對我國新發起的針對化工類商品的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共15起,而2007年超過20起。涉案金額也有所下降。高附加值產品成為重點涉案對象,值得關注。
據中國五礦進出口商會法律部有關人士介紹,2008年化工類產品遭遇的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大致呈現三大特點:美國案件立案數量最多,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案件日益增多;大案件數量明顯增加,高附加值產品受牽連。新立案件包括檸檬酸反傾銷、反補貼案,巴西輪胎反傾銷案等。
2008年,國外在針對我國化工類產品的貿易救濟調查中用了不少新招數,已由傳統的反傾銷向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技術標準壁壘等新型貿易壁壘轉變。除美國、加拿大已經對我國化工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以外,還有其他有關發展中國家也在準備對我國的有關化工產品發起反補貼調查。
更值得關注的是,與以往主要針對低附加值的低價產品進行貿易調查不同,高附加值產品也成為了重要的涉案對象。以輪胎為例,此前國外反傾銷調查的對象,基本是汽車斜紋輪胎、自行車胎和摩托車胎等低附加值產品,但自美國對我國非公路工程輪胎發起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巴西的輪胎反傾銷案立案以來,涉案產品已逐步轉向載重子午線輪胎、工程胎等高附加值產品。
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相關人士指出,在世界經濟出現衰退的情況下,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可能加劇,而積極進行抗辯是維護行業和企業利益的惟一出路。歐盟檸檬酸反傾銷案的應訴成功就是最典型的案例。2008年6月,我國檸檬酸企業針對歐盟的反傾銷稅提出抗辯意見及價格承諾方案,2008年12月3日歐盟接受應訴企業的價格承諾,應訴企業不用繳納高額的反傾銷稅,還保住了檸檬酸出口的最大市場。因此,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提醒化工企業,一定要勇敢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積極應訴和抗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