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在受到獎勵的253項成果(通用)中,共有55個化學化工類項目。著名化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徐光憲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劉延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據統計,本年度化工類獲獎項目占獲獎通用項目總數的22%,比上年增加了15項。其中“化學反應過渡態的結構和動力學研究”等6項化學成果,被授予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以脂肪酶為催化劑的綠色化學合成工藝”等14項化工成果,被授予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年產100萬噸鉀肥生產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等35 項化工成果,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徐光憲院士因在稀土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記者了解到,稀土被多個國家列為戰略資源,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我國坐擁稀土礦物卻要高價進口稀土深加工產品,長期處于有資源無利益的窘境。作為我國稀土化學的開創者之一,徐光憲院士始終堅持“立足基礎研究,面向國家目標”的理念,將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發展前沿緊密結合,在稀土分離理論及其應用、稀土理論和配位化學、核燃料化學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徐光憲院士長期潛心研究建立了國際領先水平的稀土串級萃取理論,徹底改變了稀土分離工藝從研制到應用的試驗放大模式,引導了我國稀土分離科技和產業的全面創新,使我國實現從稀土資源大國到生產和應用大國的飛躍。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有關專家評價說,2008年度的化學化工類獲獎項目在創新方面有一定突破,并且具有較強的先進性和實用性。這一批項目成果在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抗擊南方雨雪冰凍和汶川地震災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攻克制約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實現資源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表現突出。
此外,德國化學工程專家洛塔.雷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