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G3經濟體(美、歐、日)經濟在短期內無法復蘇,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2009年全球經濟或將陷入“零增長”。中國經濟也無法獨善其身。
日前,多位外資機構經濟學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均認為,今年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大:近期的通縮風險正在顯著上升,增長“保八”存在困難;但與此同時,危機中也暗藏著若干機遇。
或經歷十年來最糟糕緊縮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中國證券市場主席李晶說,通縮在未來的兩三個月內出現的可能比較大,因為通縮主要是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糧食價格下降,而需求也同時疲軟。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投資策略師馬駿更預測:“2009年中國經濟將經歷十年以來最糟糕的通貨緊縮”,CPI在二月份可能降到-1%左右,PPI在今年三季度則可能同比下降7% 。
不過馬駿也指出,雖然預期通縮對地產、大宗商品和銀行的影響負面,但將有利于食品飲料、電力和煉油等行業的利潤率,投資者可把握其中的投資機會。
李晶也認為,中國經濟近期出現通縮并不可怕,通縮意味著政府一定要推出更多的利好政策,特別在貨幣政策方面,政府肯定要出臺相關政策避免通縮。她預測中國未來還有3、4次降息的可能。
對于中國的利率前景,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預測降息步伐在今年上半年有可能結束,在此期間央行可能再降息81個基點。但隨著投資熱潮的升溫,2010年不排除通脹出現抬頭的可能。
經濟走勢存在爭議
雖然面臨外部需求的進一步下滑和國內地產、制造業投資的大幅減速,但孫明春依然認為:“從當前情況來看,2009年中國經濟‘保八’問題不大。”
他的依據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龐大規模的投資計劃足以抵消出口回落給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他預測,中國經濟將在2009年一季度步入低谷,但隨后可能會出現緩慢復蘇,呈現“V形”走勢,GDP增長率將在第三、四季度達到8.5%、9.5%。
馬駿則預測中國GDP增長率將在2009年放緩至7%。他認為, 中國的GDP走勢很可能是一個“兩次探底”的“W形”過程: 第一次觸底在去年第四季度, 今年會由于財政刺激政策而有所反彈, 但在2010年上半年很可能再次觸底。
李晶也不對中國經濟“保八”表示樂觀。她認為,中國經濟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達到8%的增長速度有很大的困難,但今年四季度8%的增長可能會達到。盡管中國經濟未來會持續復蘇,但雙位數的增長不大可能。她強調說,未來最重要的是經濟增長的質量如何,并不是數量如何。經濟增長如果靠內需,質量自然就高;如果靠出口,波動性必然就大;如果有很多重復建設與重復投資,其質量肯定就差。
防守型配置為投資首選
關于中國的企業盈利前景,李晶與馬駿都表示悲觀。
馬駿說:“我們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結論是H股今年的每股盈利將下降10%到15%。”李晶提供的數據也顯示:去年第三季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3%。她警告說,2009年上半年跟2008年上半年相比盈利情況還會有所下滑,這是投資者目前面臨最大的風險之一。
馬駿指出,德意志銀行目前對中國股票投資的策略建議是2009年上半年保持防守型的配置,而開始采取更為積極的資產配置可能要等到2009年下半年。他同時提供了部分投資主題供投資者參考:反周期的服務業(教育、醫療和網上游戲)、政府主導的投資(水泥和鐵路建設)、行業整合主題(鋼鐵、有色、房地產行業的龍頭企業)、“家電下鄉”主題(白色家電企業)。
李晶則對房地產行業“情有獨鐘”。雖然市場近來一直對房地產看法悲觀,但她認為:“我十二個月以來對房地產第一次比較看好,我看到現在房地產已經有恢復的跡象。特別在一線城市,交易量恢復以后就意味著有剛性的需求。政府推出的刺激房地產的政策到去年12月份已經顯現出一些初步的效果。”她預測,今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反彈的力度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