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工業經濟運行呈現“前高后低”走勢。由于中央及時采取了擴內需、保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12月,工業生產增速小幅回升,經濟運行顯現出一些回暖跡象。
全年增速回落5.6個百分點
工信部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9%,增速同比回落5.6個百分點。
其中,一季度增長16.2%,二季度增長15.9%,三季度增長13%,四季度增長6.4%。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明顯。
由于受到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全國工業產品出口下滑。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出口交貨值80844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增幅同比回落10.7個百分點。進入四季度,工業產品出口下滑趨勢更加明顯,11、12月份出口交貨值分別下降5.2%和8.8%。
外需放緩導致多數地區生產增勢減緩。全國27個省份生產增速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回落,山東、廣東、江蘇、浙江等工業大省增速同比分別減緩7個、5.5個、4.7個和7.8個百分點。全年東、中、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長11.6%、15.8%和15%,增速比上年分別回落6.2個、5個和4.6個百分點。
與往年相比,2008年工業效益水平下滑,虧損面擴大。前11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4066億元,同比增長4.9%。虧損企業虧損額4879億元,同比增長1.8倍;企業虧損面達到18%,同比擴大3.6個百分點。
經濟運行顯現回暖跡象
工信部數據還顯示,隨著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政策初見成果,2008年12月工業生產增速小幅回升,經濟運行顯現出一些回暖跡象。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比上月加快0.3個百分點,同比回落11.7個百分點。
在中央積極財政政策的鼓勵下,各地積極擴大投資。數據顯示,2008年12月原材料工業增速回升,冶金、有色、石化行業增速比上月有不同程度加快。其中,冶金行業增加值由上月下降4.8%轉為增長0.8%,比上月加快5.6個百分點;有色、石化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5%和4.4%,比上月加快7.2個和3.5個百分點。
2008年12月,東、西部地區工業增速也有所回升。其中,東、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長4.6%和11.6%,比上月分別加快0.2個和3.4個百分點。工業大省(市)中,廣東、浙江工業增速分別比上月加快1.7個和0.2個百分點,山東減緩0.2個百分點,江蘇與上月持平。山西、上海、北京、海南等地工業增加值分別下降19.2%、11.8%、6.9%和0.4%。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朱宏任預計,2009年全國工業經濟運行將呈現“前低后高”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