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露成為國人新春最大的愿望——在這場特大旱災中,15個省遭遇嚴重旱情,超過1.61億畝作物受災。而隨著災情的愈演愈烈,A股市場也感受到了這種煎熬。在這場大旱里,上市公司究竟哪家歡喜哪家愁?
旱災肆虐 或進一步提升農業長期景氣度
去年11月以來,冬旱即開始肆虐北方冬麥區,其中,山西、河南等多處主產區的降水量偏少八成以上——小麥受旱面積相當于全國小麥播種面積的近40%。據氣象專家綜合分析認為,此次北方冬麥區旱情為30年一遇,小麥主產區旱情為50年一遇。
不過多數研究員都認為,旱災雖然來勢洶洶,但對我國糧食供應影響卻不大。平安證券農業分析師李鏡池指出,小麥產量約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23%~25%,即使災區小麥產量下降47%,對糧食總產量的影響也不會超過5個百分點。
另有分析師認為,旱災的發生還有望進一步提升農業景氣度。
國金證券分析師謝剛看法樂觀,“旱災將使09年惠農政策會再創新高,使得農業景氣周期延長?!彼J為,若小麥減產超預期,為保障農民增收,發改委還有可能再度提高糧食收購價,這將直接利好種植業。
中信證券分析師毛長青也認為,嚴重干旱確實可能推動國內糧食加工企業主動增加庫存,加上減產預期,這都將推升國內糧價上漲預期,并對相關上市公司構成利好。
更讓市場期待的是,旱災后或將迎來更大力度的農業補貼。
據悉,為支持抗旱保收和春耕生產,財政部6日已提前撥付農資綜合補貼和糧食直補資金867億元,其中農資綜合補貼資金716億元,糧食直補資金151億元。
國元證券稱,“今年約有2500萬農民面臨就業壓力。而旱災帶來的糧食減產無疑給農民增收增加了難度。在國家保障農民增收基調不變的基礎上,后續農業補貼還有望不斷加大?!?/FONT>
若干旱持續 對下游產業鏈影響待觀察
不過如果旱災持續,分析師擔心下游產業鏈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
據新華社監測顯示,受旱災影響,8日部分地區糧食價格上漲。其中,山東淄博等地粳米,遼寧鐵嶺等地富強粉,江蘇連云港等地標準粉價格均上漲,漲幅在3.0%至21.0%之間。
平安證券研究員李鏡池認為,如果小麥價格出現大幅上漲,那么其他相關的糧食品種如水稻、玉米價格也會出現相應的上漲。糧食價格的上漲會向下游傳導,對飼料、養殖以及食品制造行業會帶來成本上漲的壓力。
“短期內糧食價格的波動對這些行業的影響可以忽略”,但他也指出,還要視旱災最終影響的程度和糧食價格最終穩定后的情況。
長江證券分析師喬洋的看法相對悲觀些。他認為,如果旱情持續的話,北方另一主要作物春玉米的種植也將受到影響。而玉米是國內主要的大牲口飼料之一。飼料成本的上漲將推高畜牧業成本,從而影響整條肉類產業鏈。喬洋還擔心,如果長時間干旱導致旱區發生動植物疫病,將可能帶來更大危害。
“當然,事態的嚴重性可能在3月份會更加明朗”, 喬洋稱。
抗旱節水 相關概念股因禍得福
當然,旱災給上市公司帶來的也不全是壞消息。
國盛證券分析師程榮慶稱,抗旱需要眾多的抗旱物資,“這也必將大大刺激擁有抗旱概念的上市公司的業務量的上升,隨之而來的是上市公司業績的提升。”
截至6日,為支持地方做好抗旱保苗和恢復生產,中央財政已撥付特大抗旱補助資金和農業生產救災資金4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旱災將會導致灌溉設備急需,病蟲害增加、壞死的作物重播、相關糧食品種減少以及飲水短缺等情況,種子、糧食貿易、農藥、水泵、水務等上市公司將“因禍得?!?。
而除了生產抗旱物資的上市公司可從中受益外,南澇北旱的治理也將給農業水利等行業帶來春天。
7日,發改委下發緊急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切實加快抗旱設施建設。據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介紹,去年四季度新增中央投資中,發展改革委已安排118億元用于農村安全飲水、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項目建設,其中安排河北、山西等8個旱情較重省43億多元。
國金證券稱,旱災將刺激政府加大對農業扶持力度,強化農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農田水利基礎建設,為返鄉民工提供就業機會。“包括水泥、農機、農村消費等與農村基建、民生相關的機會,都值得關注。”(全景網/韋海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