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使超過遼寧省石化行業經濟總量一半的中小石化企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不僅80%的中小企業受到資金困擾,生產不能正常運營,而且40%的企業停產、半停產。
遼寧省中小企業廳改革指導處處長宋維國介紹,金融危機暴發后,遼寧省舉政府、銀行之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目前已經初見成效。由于農行、中行、建行和交通銀行等幾大國有商業銀行創新小企業融資模式,中小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全部達標,不良貸款率降至歷史新低,盈利水平創歷史新高。行業調查顯示,目前遼寧中小石化企業中生產經營狀況良好的占33.5%,比去年第四季度上升4.5個百分點,企業景氣指數為116.9,比去年第四季度提高6.1點,企業家對 2009年宏觀經濟環境的信心回升,行業景氣指數在出現轉好跡象。
遼寧98%以上的中小石化企業融資渠道以銀行信貸為主。省內一家醫藥、染料中間體制造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能否消除金融危機給中小企業帶來的巨大影響,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企業資金從哪里來。
針對中小企業規模偏小,抗風險能力差,信用水平不高,可抵押固定資產不足,貸款成本高、風險高等實際問題,該省創新了擔保貸款模式,建立區域性再擔保機構,發行“遼寧中小企業集合債”,通過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和完善風險補償機制等手段積極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探索動產和企業互保聯保等新型反擔保模式,并通過上市、租賃等多種渠道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使一些科技型、資源環保型的中小石化企業從中受益。
遼寧還為發放貸款的商業銀行給予資金獎勵,擴大信貸資金投放量。2009年以來,僅大連擔保機構就突破百家,為企業擔保貸款超百億元,為松木島和長興化工園區中小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資金保證。撫順圍繞百萬噸乙烯項目,開展企業與銀行對接活動,推進大企業與地方中小企業一體化發展,實現產品協作配套額 37億元。盤錦市利用技改貼息1200萬元,完成投資88億元的46個技術改造項目,推進了地方精細化工和塑料深加工兩大產業的發展,石化產業產值增長率達到28%。
“不僅如此,省政府還為我們這些中小企業的上市設立了百億元的上市準備專項資金,企業的最高上市準備資金額度能拿到220萬元,境外上市企業可以得到百萬元。”遼寧奧克集團董事長朱建民對記者說。據介紹,在省政府有關部門的幫助下,該集團以股權融資和收益留存等為主要途徑,以銀行貸款為輔助措施,有效地解決了融資瓶頸。目前,該集團由于獲得了7000萬元的發展資金,公司股改和上市工作得以全面啟動,成為國內該產業規模最大的龍頭企業。
銀企聯合增強了企業應對危機的信心。遼寧拿出8300萬元作為“專精特新”產品科技發展資金,使遼寧擁有生物有機肥、橡塑生產加工、環氧乙烷深加工以及綜合利用廢棄污染物硼泥生產高純輕質碳酸鎂、三高不溶性硫黃等項目的規模型、科技型、資源環保型的中小石化企業受益匪淺。
在撫順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乙二醇生產項目工地,記者見到了撫順天賦化工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武昌。據他介紹,乙二醇生產技術過去一直受控于歐美少數國家,國內一直依賴進口。他們研發的1,6-乙二醇項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主要技術指標全部達到國際標準。“政府和銀行都給予很大的支持,我們的項目進展非常順利,目前國內外許多客戶已經登門要求簽訂供應合同,企業對今后發展充滿信心。”陳武昌說。
此外,遼寧實施多渠道融資,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反擔保業務也在不斷創新,形成了企業股權、經營權、銷售合同、庫存產品、倉單、應收賬款、商標、專利等多項反擔保產品。進而拓展抵押范圍并降低風險,將中小企業由過去的“低端客戶”變成信貸鏈條上的“優質客戶”,最大限度地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壓力。沈陽與韓國產業銀行、證券期貨交易、新加坡大華銀行和日本伊藤忠商事會社等其他境外銀行和投融資機構合作,擴大化工園區的民營企業爭取境外貸款,擴大項目融資、項目投資、企業并購重組和企業境外上市。
宋維國說,除了國家、政府、銀行應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也應強化融資意識,在一系列的調控政策中放開思維;還要克服注重資金短期迅速到位,忽略企業長遠規劃的短視心理,增強企業上市意識。(王玲)
遼寧省中小企業廳改革指導處處長宋維國介紹,金融危機暴發后,遼寧省舉政府、銀行之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目前已經初見成效。由于農行、中行、建行和交通銀行等幾大國有商業銀行創新小企業融資模式,中小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全部達標,不良貸款率降至歷史新低,盈利水平創歷史新高。行業調查顯示,目前遼寧中小石化企業中生產經營狀況良好的占33.5%,比去年第四季度上升4.5個百分點,企業景氣指數為116.9,比去年第四季度提高6.1點,企業家對 2009年宏觀經濟環境的信心回升,行業景氣指數在出現轉好跡象。
遼寧98%以上的中小石化企業融資渠道以銀行信貸為主。省內一家醫藥、染料中間體制造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能否消除金融危機給中小企業帶來的巨大影響,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企業資金從哪里來。
針對中小企業規模偏小,抗風險能力差,信用水平不高,可抵押固定資產不足,貸款成本高、風險高等實際問題,該省創新了擔保貸款模式,建立區域性再擔保機構,發行“遼寧中小企業集合債”,通過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和完善風險補償機制等手段積極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探索動產和企業互保聯保等新型反擔保模式,并通過上市、租賃等多種渠道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使一些科技型、資源環保型的中小石化企業從中受益。
遼寧還為發放貸款的商業銀行給予資金獎勵,擴大信貸資金投放量。2009年以來,僅大連擔保機構就突破百家,為企業擔保貸款超百億元,為松木島和長興化工園區中小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資金保證。撫順圍繞百萬噸乙烯項目,開展企業與銀行對接活動,推進大企業與地方中小企業一體化發展,實現產品協作配套額 37億元。盤錦市利用技改貼息1200萬元,完成投資88億元的46個技術改造項目,推進了地方精細化工和塑料深加工兩大產業的發展,石化產業產值增長率達到28%。
“不僅如此,省政府還為我們這些中小企業的上市設立了百億元的上市準備專項資金,企業的最高上市準備資金額度能拿到220萬元,境外上市企業可以得到百萬元。”遼寧奧克集團董事長朱建民對記者說。據介紹,在省政府有關部門的幫助下,該集團以股權融資和收益留存等為主要途徑,以銀行貸款為輔助措施,有效地解決了融資瓶頸。目前,該集團由于獲得了7000萬元的發展資金,公司股改和上市工作得以全面啟動,成為國內該產業規模最大的龍頭企業。
銀企聯合增強了企業應對危機的信心。遼寧拿出8300萬元作為“專精特新”產品科技發展資金,使遼寧擁有生物有機肥、橡塑生產加工、環氧乙烷深加工以及綜合利用廢棄污染物硼泥生產高純輕質碳酸鎂、三高不溶性硫黃等項目的規模型、科技型、資源環保型的中小石化企業受益匪淺。
在撫順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乙二醇生產項目工地,記者見到了撫順天賦化工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武昌。據他介紹,乙二醇生產技術過去一直受控于歐美少數國家,國內一直依賴進口。他們研發的1,6-乙二醇項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主要技術指標全部達到國際標準。“政府和銀行都給予很大的支持,我們的項目進展非常順利,目前國內外許多客戶已經登門要求簽訂供應合同,企業對今后發展充滿信心。”陳武昌說。
此外,遼寧實施多渠道融資,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反擔保業務也在不斷創新,形成了企業股權、經營權、銷售合同、庫存產品、倉單、應收賬款、商標、專利等多項反擔保產品。進而拓展抵押范圍并降低風險,將中小企業由過去的“低端客戶”變成信貸鏈條上的“優質客戶”,最大限度地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壓力。沈陽與韓國產業銀行、證券期貨交易、新加坡大華銀行和日本伊藤忠商事會社等其他境外銀行和投融資機構合作,擴大化工園區的民營企業爭取境外貸款,擴大項目融資、項目投資、企業并購重組和企業境外上市。
宋維國說,除了國家、政府、銀行應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也應強化融資意識,在一系列的調控政策中放開思維;還要克服注重資金短期迅速到位,忽略企業長遠規劃的短視心理,增強企業上市意識。(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