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報訊 2009年電煤合同至今遲遲未決,而國際煤價卻接連下行,直接導致了國內電力企業轉向海外購煤。尤其是沿海的企業,利用自身的地理優勢,自春節過后不斷加大海外采購的力度。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我國2月的煤炭進口量達488萬噸,較1月的299萬噸環比增長63%,同比增長達到73%,創下新高。
目前世界經濟的基本面還未好轉,煤炭的需求也在萎縮,國際煤價與國內煤價的差價不斷增大,煤炭的進口量也不斷上升。大唐集團總經理翟若愚表示:“即使加上海運費,海外煤價仍略低于國內。”
浙商證券煤炭分析師表示,目前電力企業選擇海外購煤并不是因為缺少煤炭進行發電,事實上國內的煤炭企業已經通過簽量不簽價的方式給電力企業供煤,電力企業選擇海外購煤實為壓低國內煤炭的市場價格,從而為電煤合同的最后簽訂造勢。但是就目前煤炭企業的態度而言,并沒有因此受到過多的影響。預計海外購煤量還將繼續增長下去,3月還會維持增勢,但一旦五大集團與煤企的合同簽訂,彼時進口煤炭的數量將立即銳減,因此目前的海外購煤量上升只是短期效應。(韓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