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今年一季度工業經濟和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下稱“經信委”)主任吳冰上周表示,該市將成為我國工業經濟率先走出低谷的地區之一。目前當地經濟增長最大的問題是出口未見好轉。
工業開始回暖
來自重慶市經信委的信息稱,今年一季度,該市工業出現了7大回暖跡象,分別是工業運行呈回升態勢,用電結束下降局面,企業訂單增加,主要工業品市場價格觸底回升,資金供應增加,投資繼續較快增長,及鐵路運輸迅速回升。
重慶市工業增加值1月下降4.5%,1~2月增長3.4%,1~3月完成工業增加值483億元,增幅回升為8%。今年一季度工業完成投資193億元,同比增長36.1%,40個區縣(自治縣)中,有31個區縣投資同比增加。
工廠生產的原料和產品運送量的增加,使當地的一些火車車皮也開始緊張起來。重慶市經信委提供的信息稱,今年以來重慶是西南幾省市貨運量恢復最快的地區。1月份,重慶市的運輸量為122.7萬噸,同比下降25.6%,1~2月下降3.63%,預計1~3月將增長2.6%。
重慶市今年將在工業領域“砸下”1600億投資。重慶市經信委官員預計此舉今年能帶來10萬個新的工作崗位,到2012年,一年新增的工作崗位將達到50萬個。
上周,吳冰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稱,今年“二季度將成為全年經濟的拐點”。他說,今年全市GDP預定增長目標是12%,作為拉動GDP的最強勁火車頭,工業經濟定下了16%~18%的高增長指標。
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此前的判斷是,今年一季度是該市經濟最困難的時期。
吳冰說,截至3月份,該市用電量終于止跌回升;火車車皮開始能裝滿了,有時甚至供不應求;絕大多數工廠恢復了正常生產。2月份,重慶工業總產值同比增幅達14.6%,已顯現了明顯的復蘇跡象。總而言之,“一季度的經濟局勢沒有比預料中更糟糕。”
關鍵看出口
出口是目前拖累重慶經濟的關鍵因素。
據重慶海關13日公布的數據,一季度重慶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5.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2.2%。其中,出口8.9億美元,下降30.4%;進口6.6億美元,下降34.6%。
今年2月,重慶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37.7%,創下了近年來的最大單月跌幅。
不過吳冰認為,該市的出口已有復蘇的苗頭。最近,“重慶造”加強了對歐盟國家的工作力度,在非洲和南美也全面出擊。現在,好消息回來了:南美、非洲、歐洲等地的貿易伙伴開始上門找宗申集團談生意。
“他們終于回來了!”吳冰長吁了一口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