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16日)從有關部門了解到,陜西省以國家實施十大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為契機,確定了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陜北能化裝備等20個產業集群。其中,石油化工及其涉化產業2015年銷售收入將達1.152萬億元,占20個產業集群銷售總收入的57.6%。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提振經濟增長信心,帶動石油和化工行業強勢快速發展。
根據《陜西省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綱要(2009~2015年)》,產業集群發展與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相結合,堅持“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推進、園區化承載”發展戰略,以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和重點項目為支撐,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產業升級。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20個產業集群銷售總收入1 萬億元,到2015年銷售總收入達2萬億元,年均增長25%左右。
據介紹,石油天然氣及化工產業集群將依托延長石油集團、長慶石油等龍頭企業,加強勘探開發、技術引進和研發力度,加快化工產業發展,提高資源深加工度和綜合利用,成為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能源接續地和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煤及煤化工產業集群以省煤業化工集團為主體,重點發展煤制甲醇及深加工產品,采用先進煤氣化技術對氮肥原料路線進行改造,擴張煤制化肥生產規模,做好煤干餾制油示范項目,逐步形成煤制油產業鏈;鹽化工產業集群以園區建設為依托,到2015年銷售收入達到180億元;石油裝備產業集群將做大做強寶石鋼管、寶石機械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石油鉆采、石油鋼管等產品和設備;陜北能化裝備產業集群以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為依托,結合石油開采和煉化、煤礦開采及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等產業,發展石油鉆采設備、化工設備等。
陜西省將組織編制這些產業集群發展專項規劃,設立產業集群專項資金,并安排工業技術改造貼息專項資金給予重點支持。陜西省石油和化工行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胡海峰表示,發展產業集群將實現資源和產品優勢互補,提高產品附加值和資源轉化效率,延伸產業鏈,促進循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