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大的四川重建中,我們愿意以自己有限的體力、向善的思想,將目光瞄向德陽——這個四川重要的“工業心臟”,從其一個農業鎮和一個工業鎮的震后重建出發,掃描幾家典型企業,發現建材、資金、援建方式等焦點。
我們的心與大家一樣,只是希望能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讓震后的四川早日對這一天不復敏感,讓這一天再次成為歷史塵煙中的平凡一天。
記住這一天,忘掉這一天,讓我們從過去一年來的努力出發,走向溢滿希望和夢想的明天。
災后重建:德陽的分量
——專訪四川省德陽市副市長李思清
又到“5·12”,李思清的心情格外沉重。
李思清至今不能忘記,2008年5月12日晚上7點,坐著吉普車趕到什邡市穿心店,親眼目睹地震后慘烈景象的傷心與痛苦。“上百名職工壓在廢墟里,短時間內難以救出來,那真是鉆心的疼痛。”
穿心店是什邡市化工企業的重要聚集地。“如果不是黨中央、國務院的災后重建政策,如果不是北京、江蘇的對口援建,什邡、綿竹這兩個重災區的發展實在是難以想象。”身為德陽市分管工業經濟的副市長,李思清當然清楚什邡、綿竹之于德陽的“分量”,“德陽是四川工業的希望,什邡、綿竹則關涉德陽工業的振興。”
北有沈陽,南有德陽。德陽是四川省乃至全國響當當的重裝備工業基地,但同時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災區。“災后重建、爬坡上行”的德陽,如何應對資金缺口與重建項目的沖突,如何處理快速建設與工程質量的關系,如何直面災后基建與社會和諧的關系?
5月6日15點30分,德陽市人民政府會議室,李思清接受了《中國經營報》記者的專訪。
1300多億元的資金缺口,怎么辦?
《中國經營報》:德陽災后重建的總投資是1854億元,目前爭取到的資金是500億元,尚有1300多億元的缺口,如此巨大的資金缺口,如何彌補?
李思清:我們目前的資金缺口確實非常巨大,怎么辦?我們的基本想法是“用好中央補助資金,爭取銀行貸款,發揮市場作用,多方社會籌資”。
資金缺口情況已經明朗,我們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優化項目結構,調減壓縮項目規模,打包合并一些項目,力爭做到資金與項目相匹配,盡量不留項目資金硬缺口。
德陽災后重建的總投資是1854億元,工業項目恢復重建的資金接近700億元。按照規劃測算,企業自籌占到50%,銀行貸款300多億元。德陽市13個龍頭企業,實現的投資是250多億元,這些企業的融資能力很強。不可否認,企業在重建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德陽工業經濟高速發展,企業沉淀了不少資金,因此充分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是關鍵。企業要真正動起來,只要你貸了款,發展起來了,我們就給補貼、給政策。同時,還可以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吸納省外、市外資金參與重建。
盡管近期資本市場融資形勢不樂觀,但德陽仍有8家骨干企業正在積極籌備上市。
《中國經營報》:農房、板房、學校、醫院的配套資金缺口問題依然比較突出,資金缺口會否影響民生工程重建的進程?我們看到一組數據,災后重建過程中,德陽城鎮住房重建開工率不足40%,這是否說明民生工程的重建滯后于工業項目重建?
李思清:我把最新的數據告訴你,全市農房重建開工率已達95.8%。城鎮住房重建開工率已達50%左右。安居是災后恢復重建的首要任務,到今年年底,我們有能力確保城鄉住房建設項目累計完成估算投資的95%。今年9月底,什邡、綿竹基本完成農房重建任務。實事求是地說,山區鄉鎮重建困難比較多,規劃選址、道路等基礎設施受排險、地質災害治理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比如綿竹市天池等高山區礦山企業的重建進程確實進展緩慢。
民生工程牽涉面廣,重建的難度很大,為災民建設永久性住房,政府補貼一部分錢,大部分資金要群眾自籌,自籌的難度很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開工率。單從開工上來看,工業項目要比民生工程快一些。工業發展起來了,既可以安排就業,也能夠更多地支持民生工程。
工業重建的難點何在?
《中國經營報》:災后重建的立足點還是在大中型企業,目前工業企業的大規模恢復重建可謂如火如荼,但我們到災區調查時發現,災區群眾就業難的問題相當尖銳和突出,畢竟,大規模基建投資對就業的拉動并不太直接和顯著。
李思清:德陽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這個問題,市委書記最關心三個問題:民生工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伴隨著回鄉農民工的增多,就業形勢確實非常嚴峻。我們鼓勵和支持鄉村旅游、地震遺址旅游、鄉間特色游的發展,這些都為農民的收入增長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解決就業,關鍵要看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發展目前面臨一些困難,為此我們在信貸投放、政策傾斜方面采取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
2009年以來,德陽市工業呈現生產逐月回升的良好態勢,今年前三個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02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高于去年全年7.8個百分點。我們預計,5月份后,德陽工業增速將超過20%,工業提振、產業恢復,是止跌提速、加速發展、保民生、救企業、保就業的關鍵。大規模恢復重建,可以搭建一個良好的產業平臺,激活更多以產業配套為方向的中小企業,這樣對就業的正面效應就顯現出來了。
《中國經營報》:德陽作為國家四大磷化工基地之一,磷化工產業占全市工業總量的15%左右。汶川地震造成的礦山嚴重受損和金融危機導致的市場極度萎縮,致使德陽磷化工企業陷入停產觀望的狀態,它們如何能擺脫困局?
李思清:你說得沒錯,磷化工產業現在是我們面對的最大難題。地震對礦山的損毀比較嚴重,恢復起來難度很大,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省委書記劉奇葆前不久曾專程到德陽主要磷化工企業進行調研,了解災后重建的現狀以及具體困難,給予了我們極大支持和鼓舞。
省里對磷化工產業有明確的要求:2010年底以前產能要恢復到地震之前水平。磷化工產業要通過此次重建實現產業整合,在整合中提升產業水平。德陽工業的結構調整、產業升級,主要看磷化工產業。那些設備老化、產能低下、污染嚴重的磷化工企業,符合關停并轉條件的堅決落實執行。
德陽市多數磷礦山現在還處于恢復生產的準備階段,道路、電力供應、通信、地面生產設施、生活設施仍在恢復之中,由于資金緊張,恢復速度比較緩慢。在磷礦石供應緊張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下,本市磷化工企業步入了困難境地,目前大部分企業都是根據市場需求情況調整和安排生產。
“大躍進式”重建?
《中國經營報》:在你看來,迄今為止德陽災區重建的進程快還是慢?外界有人擔心,災區重建也許出現了“大躍進式”的態勢。
李思清:快還是慢,要看恢復重建的質量和最終效果。在中國現有的體制內,政府對資源的調動能力、運營能力非常強,這是很多國外學者不理解、看不懂的。“5·12”汶川大地震對東方汽輪機廠(下稱“東汽”)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但是,東汽2008年度的產值歷史性地突破了100億元。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東汽今年將實現150億元的產值。我們在德陽周邊為東汽提供的臨時性廠房超過了30萬平方米,東汽還租賃了一部分曾經為它做配套加工企業的廠房和設備。我們是舉全市之力振興東汽,從這個角度來看,災后重建一定能夠如愿完成。
要在加強質量監管的基礎上加快建設進度,在加快建設進度的同時強化質量監管。對于重建,就在這個會議室,市政府領導召集各部門開了好多次討論會。我們也在冷靜地思考,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是不是所有的民生工程都是必需的。我們絕不能在重建過程中盲目建設、過度建設,造成資源的浪費。針對那些長期性的民生工程,逐個項目加以審核和監督,進行科學規劃、監管。學校到底要建多少座?到底投資多少錢是必要的?學校的重建,抗震能力一定要提高,這是必須的,但不意味著追求奢華,否則會產生不必要的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