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產業振興計劃所帶來的并購重組商機正在被金融業所發掘。在近日舉行的陸家嘴金融論壇上有關“產業振興與金融服務”專題分會中,產業結構調整對并購貸款寄予厚望。
銀監會統計部主任兼研究局局長劉春航透露,今年一季度末已經有六家銀行開展了并購貸款業務,總共發放并購貸款108億元。
去年年底,銀監會出臺了商業銀行并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目的就是引導銀行有效地為企業并購提供融資服務,防范風險的同時支持產業結構調整,主要支持中央和地方骨干企業對產業布局進行優化,進行一些重大戰略融資。
并購融資大有可為
正在大力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同時作為我國產業重鎮的上海,在并購貸款中一馬當先,其并購貸款已占到全國并購貸款總額近五分之一。上海銀監局局長閻慶民告訴CBN記者:上海并購融資業務量已達20億元左右。目前,以工行為首的滬上多家商業銀行對并購貸款興趣盎然。
此前不久,工商銀行上海分行率先發放了上海第一筆并購貸款,為百聯集團收購上海實業聯合集團商務網絡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提供4億元貸款。
目前工行上海分行、北京分行、廣東分行、深圳分行已分別與當地的產權交易所簽署了并購貸款合作協議,奠定了該行進一步開展并購貸款業務的基礎。
為并購寧波鋼鐵,寶鋼集團也從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獲得8億元的并購貸款。
正在大力推進行業兼并重組的鋼鐵業無疑亟須并購貸款這樣的融資支持。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呼吁:中國鋼鐵業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這個行業走向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金融行業的大力支持。“特別是銀監會出臺的并購貸款指引,對整個鋼鐵產業的重組,包括可持續發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主管工業的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表示,振興產業需要金融支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也給金融發展帶來利好。“金融業在產業調整和振興中如何發揮作用?金融界如何看待產業調整和振興?最近推出的并購貸款對產業調整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這些問題都值得關注。”
工信部總工程師、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朱宏任表示:復蘇進程中的中國經濟急切需要中國工業的振興,而中國產業的調整振興又呼喚著金融界提供更多、更好、更有利的支持。“利用融資手段推進產業整合,給有競爭優勢的企業較多用于收購兼并的融資便利,同時全面限制競爭劣勢企業的融資,迫使劣勢企業加快被兼并重組的步伐。”
既是產業重鎮又在大力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無疑將在產業調整和并購融資中找到二者的最佳結合點。上海市產權交易所總裁蔡敏勇對CBN記者表示:正在力推的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大有希望,因為上海國企的活力是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大背景下的活力,只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才能迸發出活力來,二者分不開,金融創新和金融杠桿越好(包括并購融資),國有企業改革越有活力。
目前,上海汽車、百聯集團、上海電氣、上海石化、寶鋼集團等大型企業集團對并購貸款興趣濃厚,“都意識到并購融資對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性,有的企業已經分到了一杯羹。”蔡敏勇說。
據了解,正在持續升溫的兩岸經貿關系也將給兩岸并購市場帶來新的內容:上海相關部門正在考慮與臺灣金融機構洽商合作建立滬臺并購中心,為兩岸企業尋找并購項目和權益交易及資金結算服務,并為雙方提供并購信息咨詢服務。
并購:謹慎前行
正在持續升溫的銀行并購貸款正在被缺乏資金的企業界鼓與呼。力推并購融資的產業界人士指出,并購貸款“一箭三雕”,既對銀行業務革新帶來新契機,為金融創新提供動力和新的思維范式,同時,還能提高產權市場的流動性。目前投資者比較謹慎,缺乏并購資本,適時推出的并購貸款無疑提高了并購市場流動性。
當然,并購貸款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得企業縱向并購和橫向并購恰逢其時。“縱向并購使得上中下游產業鏈形成融合競爭力,與此同時企業生態亂象也為橫向并購提供了機會。通過并購消滅一批企業使得無序競爭有所改觀。”蔡敏勇說。
但是,并購成功率低也引發了業界憂慮。瑞士銀行投資銀行亞洲區主席蔡洪平呼吁,并購要理性,一定要小心。縱觀過去15年,全球80%的兼并收購都是失敗的。那么多汽車公司拼命收購,成功了沒有?美國銀行突然收購了美林,現在也是瀕臨困境。
相對于并購貸款的間接融資,中國資本市場的并購重組的直接融資已經相當活躍。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此次“2009陸家嘴論壇”上透露,據統計,從2005年到2007年,上市公司并購交易涉及金額從2500億元增加到7800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72%,上市公司并購交易額已占全部并購交易額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