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服一向不掩蓋進軍海外的野心,公司的四大核心戰略之一就是國際化,要向東南亞、中東、西非、包括墨西哥灣擴展,但在今年的形勢下,中海油服海外步伐受到了抑制,針對海外平臺沒有合同的尷尬境況,中海油服正將業務向國內收縮。
在昨天(3日)的股東大會上,中海油服CFO鐘華稱,在全球需求萎縮情況下,為保證公司裝備使用率,公司正把去年并購的挪威鉆井服務公司一些鉆井船調到中國來,“在并購前我們也預測到中國近海自升式差4-5條船的缺口,半潛式差一條半,即使我們不并購,別的公司也會來占領。現在市場不好,向海外分配設備的可能性不大,可能只在中東有少量業務,將來發展會在油氣技術方面重點考慮。”
具體到海外業務2009年的貢獻如何,中海油服總裁李勇坦誠,“2009年對于中海油服來說,擴展海外市場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由于油價的原因國際市場對于油田服務的需求量下降的速度很快,據ODS數據顯示,全球自升式鉆井平臺有68條目前處于沒有合同的狀態,而去年同時期還處于一船難求的狀態,這個變化大家可以看出來是非常大的。我們通過不斷的努力,目前所有的大型裝備都處于執行合同狀態,公司也將根據市場情況最合理地配置資源、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來回報我們的股東。”
會后一位來自私募基金的代表表示對于公司回答的問題感到滿意,“我認為中國應該有一家大型油田服務公司,美國有7、8家,挪威也有幾家,而中國就只有中海油服了。如果目前的油價水平長期維持,利率變化也不大的話,中海油服還是有投資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