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輸送帶行業利潤呈2位數上升是一種假象,一方面是去年合同累積到今年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原材料價格下降的滯后反映,今后行業的利潤不會再有這么高的數字了。”“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行業的突出表現為‘兩升兩降’,即庫存量和應收款額上升,訂單數量和產品價格下降。今年輸送帶五大下游行業鋼鐵、煤炭、水泥、港口、電力效益都不好,直接影響到輸送帶的市場需求。”這是在近日召開的第四屆中國輸送帶行業大型企業峰會上記者聽到的聲音。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對行業的影響,這些大型輸送帶企業的老總們都認為,輸送帶行業要健康發展必須杜絕自身惡性競爭,同時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實行重組聯合。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管帶分會秘書長李鴻介紹,今年一季度,分會統計的79家會員企業管帶銷售收入15.13億元,同比下降13.51%;主導產品輸送帶產量334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56%;但利潤同比增幅卻高達10.65%。
對此,阜新環宇橡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孟凡有認為,行業統計利潤增幅高,表面上看似乎膠帶行業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大,但實則不然,利潤數據有“虛高” 的成分。由于輸送帶生產所需橡膠原材料用量不是太大,其他原材料也基本隨用隨買,所以企業庫存原材料不多,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原材料大幅降價反而給輸送帶企業帶來了好處。由于輸送帶產品價格下降速度和幅度都滯后原材料,反映到今年就是企業利潤上升。另外,阜新環宇一季度利潤上升,還得益于去年利潤的儲備,去年企業有很多積累的合同轉到今年,打了一個原材料和產品價格的時間差。他分析,今后行業不會再有這么高的利潤了,因為原材料價格已經到底,不僅不會再下降,反而會逐步攀升,而產品價格則很難上漲。
青島橡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海青認為,前幾年國家大力發展火電,膠帶行業跟著火了五六年,現在國家鼓勵發展節能高效的水電、核電、風能發電,火電在走下坡路,這對輸送帶市場需求影響很大。另外,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沒有房地產業,但房地產需求占鋼鐵市場的30%,而公路、鐵路對鋼鐵行業拉動有限,還有水泥也是很大的一塊,加上煤炭產量下降,大鋼廠虧損,整個下游市場對輸送帶行業極為不利,而且年內不會有根本好轉。
李鴻向記者介紹,今年以來,國內電力、鋼鐵、煤炭等相關行業并沒有迎來期待中的大回暖,造成膠帶市場萎縮,從各企業反映的訂貨情況看,今年行業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具體表現在四方面:一是應收賬款和產品庫存增長迅速,企業資金回收困難。分會統計的79家企業一季度應收賬款23.56億元,同比增長39%;產成品庫存11.68億元,同比增長28.32%。二是訂貨量和產量普遍下降。三是出口下降幅度大。一季度輸送帶出口量同比下降了28.74%,外銷產品參與國內市場競爭,使原本萎縮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四是膠帶企業產能擴張勢頭仍然強勁。如2000年我國鋼絲繩輸送帶生產線只有20條左右,到去年年底全國已達80條左右,今年還有幾條線在建。這一方面說明企業根據市場變化不斷調整產品結構,但另一方面使本來就相對過剩的市場壓力更大。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國內輸送帶市場存在嚴重不規范現象。很多輸送帶生產廠家為了在市場占得一席之地,無標生產、惡意降價競銷,導致企業間的惡性循環。 “現在是上游原材料廠家你不給錢人家不發貨,而下游又是你給貨他不給錢,膠帶行業夾在中間,你不發貨有人發貨。”一企業老總無奈地對記者說。
孟凡有表示,目前輸送帶行業門檻太低,靠下游產生的利潤遠不能抵消上游價格的影響,這也造成行業競爭無序。為此他建議,企業應采取有退有進、有保有壓的措施,向高附加值產品發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比如現在大的項目招標,投標的就是幾家大企業,這就是一個臺階,可以避免價格戰的惡性競爭。另外,他認為,組織地域性的集團更有可操作性,這樣可以團結起來共同抵御危機,保護企業起碼的利潤。
山西鳳凰膠帶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強也認為,膠帶成本在煤炭企業生產成本中可以忽略不計,只要自己不惡性競爭,就不會拼得頭破血流。山西鳳凰高質量、高價格的經驗大家可以借鑒。
開封鐵塔橡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曹世強表示,目前鋼鐵、煤炭等行業都在重組整合中,他們的調整和改造對我們就是商機。比如淘汰落后產能,實施節能減排,這都為膠帶行業帶來了機遇。同時他也認為,企業重組聯合可以減少競爭,有利于做強做大。比如鐵塔加入永煤集團后,獲得了發展資金,在遷址的同時調整產品結構,開發特色產品,因此企業今年以來的效益一直不錯。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表示,輸送帶行業要在調整產品結構上下功夫,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向多品種、高性能、多功能、節能、安全、環保、長壽命方向發展。同時,還應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目前輸送帶出口量占產量的比例還不到10%,完全可以擴大出口份額。他認為,隨著國家經濟刺激政策的逐步落實,膠帶企業完全可以應對危機,同時提高自身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