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下發了2009年第二批煤炭出口配額,數量為2500萬噸,這與去年底下發的今年首批出口配額基本相當。
“雖然現在還沒有具體的配額分配數據,但估計二批與一批相距不大。”中國煤炭市場網市場觀察員李朝林稱,為保證國內供給,我國一直控制煤炭出口,配額發放時間時有推遲,去年的第二批配額下發就推遲到了11月,這與2009年的首批配額下放只相差了一個月。
其實,配額的發放是為便于企業及時安排出口計劃。但今年前5個月,我國累計進口煤炭3220萬噸,出口煤炭1053萬噸。“前5個月的出口數量遠遠低于配額數量,發改委此時發放二批配額應該說是心中有底。”李朝林表示。
專家認為,上半年的國內外煤價倒掛或許才是發改委“放心”的源頭。由于國際運費低廉和國內煤電之爭等因素,國內煤炭進口量上半年大幅增加,作為國內煤炭進口大戶的廣東省,進口量大幅增長一倍之多。
“進口量增加了,相應的出口配額就要跟上。從往年的海關數據看,我國煤炭的進出口是基本維持平衡的,進出口的數量不會相差太大。” 李朝林表示,但煤炭市場的供求狀況、價格變化及庫存多少,都會直接影響出口合約的執行。
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前5個月我國煤炭產量、銷量和庫存都有所增加。1-5月,全國原煤產量累計完成107623萬噸,同比增長7%;煤炭銷量累計完成99161.19萬噸,同比增長1.64%;而全國社會煤炭庫存為18173萬噸,環比增長3.12%。
產銷量都在增加,但基本上供求平衡。李朝林分析說,維穩的價格其實并不穩定。“目前的七八月份是用電高峰期,國內煤價也處于峰值,所以煤炭會供不應求,此時政府一般會嚴控出口,以保證國內煤炭的供應,所以出口量下半年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