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2日),上海市統計局發布經濟數據半年報。
數據顯示,上半年上海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323.51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554.7億元。相對一季度,這兩個數值分別同比下降5.1%和5.5%,降幅減小4.6和4.4個百分點。
其中6月份當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已由降轉升,增長2.4%。
就在半年報發布前夜,記者從上海市統計局有關部門了解到,近日統計局下發了一份關于自查統計數據的文件,要求各基層統計單位嚴格核查6月份工業統計數據;此外,該局法規處還組織了40余家委辦局和相關公司學習《統計法》和《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
部分工業企業虛報數據
一名政府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此前上海市經信委發文,為各工業企業定下產值等硬性數據指標,導致收集上來的企業數據存在弄虛作假的成分,致使上海工業企業6月份的統計數據虛增。
對此,上海市經信委內部人士回應本報記者,稱并無此事。“每年這個時候在發布工業數據時,都會有外界質疑的聲音。”他告訴記者,經信委負責收集上來的數據,是在經過內部和其他政府機關的層層審核后,方送交市統計局。
不過,統計局最近下發的“內部自查文件”,似乎為上述政府知情人士的說法提供了佐證。上海市閔行區的一名政府內部人士對記者透露,部分工業企業的上報數據確實存在虛報的情況。“有關部門希望第二季度的數據好看一些。”
今年一季度上海市GDP僅增3.1%,創下1992年以來的低速記錄。六大重點工業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也步入負增長區間。二季度,上海市政府各項政策頻出,“保增長”決心日顯。
在各地政府“保增長”的壓力下,國家和地方統計數據“打架”甚至失真的情況開始受到公眾質疑。今年5月,國家統計局頒布《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要求各地嚴厲查處統計調查活動中弄虛作假的違法違紀行為。
根據《處分規定》,統計調查對象中的單位若發生虛報、瞞報統計資料或者偽造、篡改統計資料,情節嚴重的,將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特別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國家統計局發文,要求不能“數字打架”
7月22日,上海市統計局總經濟師蔡旭初告訴記者,在各地半年報發布之前,國家統計局專門發了一個文件,要求各地對上半年統計數據進行“自查”,仔細審核數據的收集和匯總情況;同時,國家各部委也對各自條線上的統計數據進行專業把關,以保證上半年各地統計數據的真實度。
“國家統計局要求,各項經濟指標在統計時要考慮數據間的平衡問題,例如,與GDP相關的工業、投資等數據,在核算上要注意平衡關系,不能出現數據打架的情況。”蔡旭初表示,在上海半年報數據收集和匯總上,統計局進行了嚴密的數據質量控制。
一個月前,上海市紀委、市監察局和市統計局三單位聯合發文,要求各政府單位認真學習貫徹《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并加大統計執法檢查力度,嚴格依法依紀查處統計違法違紀案件。
記者從上海市各區縣統計部門了解到,各區統計局、調查隊亦與區紀委、區監察局聯合下發了貫徹通知。松江區統計局并為此制定了八項具體措施,各單位聯合召開各鎮、街道、園區,以及部委辦局、區直屬公司的統計分管負責人會議,建立了統計違法違紀舉報、移送、反饋和案件查處機制。
“嚴肅查處統計違法違紀案件,是嚴懲數字腐敗的重要手段。”上述閔行區政府人士表示,特別是對領導干部干預統計數據、統計人員參與弄虛作假的行為,應該嚴肅查處。
此外,記者從上海市統計局獲悉,今年是上海市“續三年統計制度方法改革計劃”的關鍵年份,上海市據此已確立了11項統計制度方法改革重點研究項目,其中包括“統計數據質量監控和評估方法研究”。
“我們將從制度和技術上,加強對于統計數據的監控,提高統計的公信力。”蔡旭初對記者表示。
(本報記者趙飛飛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