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堿價格一直上不來,已成為相關上市公司最憂心的事情,經營者稱目前還看不到走出行業低谷的跡象。而分析師前瞻的眼光,正力圖捕捉下游產業回暖帶來的行業復蘇信號。
數據顯示,純堿價格自去年12月大幅下跌50%以后沒有上漲過,目前仍在低位徘徊。山東海化、雙環科技、三友化工、青島堿業等純堿行業龍頭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均為虧損。其中,山東海化預計虧損1.47-2.95億元,青島堿業預計虧損7000萬元左右。
純堿價格低迷超出上市公司的意料。雙環科技4月份預計上半年不虧損,然而,公司主導產品純堿等化工產品價格沒能像預期的那樣,在二季度逐步反彈,公司不得不向下修正業績預告,凈利潤由正變負。
東北證券分析師邵振華稱,純堿不以原油為原材料,因此沒有經歷部分有機化工品成本推動型的漲價。純堿行業也沒有經歷去庫存化后的價格反彈,因為行業內庫存太大。
資料顯示,純堿行業有20%左右的產能過剩,相對于化工類其他各細分子行業,過剩問題還不算很嚴重。雙環科技董秘表示,純堿行業產能確實過剩,但公司銷售問題不大,主要是價格上不來,行業情況沒有太大好轉。其他公司表達相似的憂慮。山東海化董秘稱,由于純堿價格太低,公司目前仍是虧損,并且公司純堿銷售壓力依然很大,目前開工情況正常,但庫存加大了。
三友化工采取了“以銷對產”的策略來化解可能出現的庫存積壓,公司一位王姓工作人員稱,公司開工率根據銷售情況隨時調整,目前在80%左右。目前銷量好了一些,但價格沒有上來是最大問題。
但對于未來,純堿上市公司相對安全的估值,讓部分分析師給予其增持評級。二季度以來,全國房地產銷售火爆,為純堿行業帶來復蘇希望。房地產是純堿行業最大的最終的下游之一,平板玻璃行業是純堿的直接下游,是聯系純堿和房地產行業的紐帶。有數據顯示,在我國純堿約42%用于生產玻璃,而玻璃有近一半用于房地產行業。
聯合證券分析師肖暉認為,純堿的需求中有70%都間接與房地產相關。因為純堿的下游行業建筑、冶金、化工等的下游需求都與房地產行業相關。因此,作為先行指標,房地產投資與新開工面積指標尤其值得關注。
東北證券邵振華表示,平板玻璃產量是一個比房地產行業數據更直接的純堿行業先行指標。據其研究,純堿產量滯后玻璃產量5個月左右,預計平板玻璃月度產量超過5000萬重量箱是能刺激純堿行業復蘇的一個閥值。從目前情況看,三季度純堿行業可能仍不樂觀,但玻璃行業有向好因素,預計2009年底純堿行業可能出現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