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煤炭供應商Consol Energy Inc.負責外部事務的高級副總裁湯姆·霍夫曼(Tom Hoffman)8月18日在回復本報郵件采訪時表示,中國鋼鐵企業未來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更多的煤炭采購。
霍夫曼表示,Consol Energy正在同一家煤炭貿易企業供應煤炭,而這些貿易企業的客戶是中國的鋼鐵廠家。
“我們相信,中國鋼鐵企業是為了采購更高質量的冶金煤(無煙和低硫)來搭配,也是為了使上游煤源更加多元化。”
據了解,從今年年初開始,我國煤炭量進口量大幅上漲。1~5月我國累計進口煤炭3220萬噸,出口煤炭1053萬噸,前5個月即累計實現凈進口2167萬噸。
Consol Energy只是中國買家全球采購的一個縮影。據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煤炭出口114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54.2%;焦炭及半焦炭出口3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6.9%。與此相反,中國煤炭進口正在大幅提高。
國外煤炭商覬覦中國市場
8月12日,全球最大礦業公司必和必拓公布其2009財年報告(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受全球金屬商品價格下降影響,其收入為502.1億美元,較上一年度下降15.6%,而凈利潤則為58.8億美元,同比下降61.8%。
但是,人們忽略了一點。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動力煤生產商必和必拓,雖然凈利潤難看,但其冶金煤出口部門的收入同比上漲284%。
8月18日,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高瑞斯(Marius Kloppers)在回復本報郵件采訪時表示,來自中國商家對煤炭的采購,一定程度上將有助于對沖公司其他出口部門今年下半年的表現。
“我們還不夠確定,是否這種趨勢會繼續發展下去。然而,我們當然相信,在未來10年,中國等金磚四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強勁的市場。”
隨著煤炭成本增長、出口關稅增加,煤炭出口積極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歐美、日韓經濟危機加重,海外煤炭需求急劇下降。目前,澳大利亞、越南、印尼、俄羅斯等煤炭出口商紛紛轉移陣地,試圖以低價搶占中國市場。
而隨著國內煤炭價格持續高位,福建進口煤炭日益增多。福州海關8月18日透露,今年前7個月,福建進口煤炭354萬噸,同比增長110%。
其中,福建自澳大利亞進口204萬噸,自東盟進口135萬噸,兩地進口合計占福建同期進口煤炭總量的95.8%。
越南最大煤礦生產商——越南國家煤礦工業集團(Vinacomin)總經理Tran Xuan Hoa上周一稱,買家主要是中國、日本、東南亞和歐洲的一些企業。
煤炭出口部負責人Pham Minh Chau透露,Vinacomin預計下半年和明年一季度向中國出口1050萬噸煤炭。自今年5月中旬至7月中旬,有33.6萬噸的無煙煤以每噸38美元的價格經過北部地區轉運到中國。而在與中國公司所簽的供應協議中,94%的煤炭都屬于此種類型。
除了價格優勢,在出口關稅方面,國際煤炭出口國均采取鼓勵措施。越南2月15日將其煤炭出口關稅由原來的20%下調至10%。澳大利亞用低于標準煤的價格向我國大量出口煤炭,出口量同比增長200%以上,成為我國第二大煤炭進口來源地。
英國—瑞士金屬集團斯特拉塔公司(Xstrata)的首席執行官Murray Houston 表示,由于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未來需要進口更多熱能煤,斯特拉塔熱能煤銷售量將會大幅飆升。斯特拉塔礦業公司還預測,今年中國的煤炭進口量將上升80%,出口量將下降大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