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全國同步,山東非居民用電自20日起上調,每千瓦時平均上漲3.28分。但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物價局獲悉,除均價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外,山東大幅度提高了大工業用電價格,其中大工業、一般工商業、化肥生產、農業生產電價平均上調4.29分。
如此大幅提價,讓不少耗電大戶憂心忡忡。業內人士分析,山東高電價政策或將引發行業洗牌,通過倒逼機制,加速結構調整進程。
工業企業電力成本至少增加百億
“對商業或服務業應該影響不大,但對工業或制造業肯定有影響,尤其是山東重化工企業偏多,高耗能企業的運營成本必將大幅提高。”山東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認為,電價上漲,對高耗能企業的影響立竿見影。
據了解,山東工業用電占全社會用電的78.08%。隨著經濟回暖,山東工業用電增速不斷加快,多數行業企穩回升,用電量創新高。來自山東電力集團的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5月用電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后,6月份起開始同比正增長,10月份創今年以來單月增幅新高———16.14%。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全省工業用電量完成186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9%。按照這一數據測算,同等用電量工業企業的電力成本將上升80.13億元。
在整體經濟逐漸回暖的影響下,按照目前的用電量增速,可以預測,明年山東工業企業因電力成本增加至少需要多支出百億元。
電解鋁、鋼鐵、水泥等行業首當其沖
電價大漲,電力成本占總成本近40%的電解鋁行業成為關注的焦點。導報記者從中國鋁業山東分公司了解到,去年其上市部分和存續部分用電量共計高達23.2億千瓦時,按照這一標準測算,電價上調后,每年電費要多支出9952.8萬元,對企業的影響可以想象。
導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電解鋁行業的平均利潤在1000元-1500元/噸,如果電價每千瓦時平均上調4.29分,按照噸鋁耗電14500千瓦時計算,成本將上漲622.05元/噸,行業利潤將下降1/3到1/2。
有分析認為,在多數鋁廠都有自備電廠的情況下,那些規模較小、依靠外電的中小型企業將會因成本的大幅增加而不堪重負,行業洗牌難以避免。
鋼鐵、水泥也是耗電大戶。此次電價調整,會否引發鋼鐵、水泥全面漲價?山水集團山東水泥廠調度中心趙主任告訴導報記者,目前企業每天的耗電量為50萬千瓦時,扣去自備余熱發電站每月410萬千瓦時的發電量,一個月的成本還將上升46.76萬元。每噸水泥耗電90千瓦時,成本將上升3.86元。而現在每噸水泥的利潤只有不到17元。去年7月1日電價上調之時,山水集團總經理助理陳學師就曾表示過“其效果不亞于一次行業洗牌”。
趙主任表示,在水泥市場需求依然旺盛的前提下,電價等成本的持續上漲將加速水泥行業落后產能的淘汰速度。
導報記者從濟鋼了解到,特鋼行業因使用電爐冶煉,耗電非常大。濟鋼每年需耗電40億千瓦時,企業自身的余能發電站可滿足50%的需求,但自備發電20億千瓦時的上網差價不計在內,每年成本還要增加8580萬元。平均每度上調4.29分錢,每生產1噸鋼鐵所消耗的電費成本將增加15到16元。本來按照市場傳導機制,鋼企增加的這部分成本,將向下游轉嫁。但是,在一個過度飽和的市場中,這種轉嫁是幾乎不可能的。
倒逼產業結構調整
在國家發改委公布電價上漲方案后,各地陸續出臺調整方案。天津大工業用電每千瓦時上漲3.6分,湖北上漲2.8分,江蘇大工業用電、農業生產用電、一般工商業與其他用電統一上調3.1分。導報記者發現,山東的大工業用電漲幅高居全國前列。
為了支持大企業發展,不少地方曾對大企業用電給予優惠支持。在國際金融危機陰影尚未擺脫的當下,電價大幅上調,對一些行業、產業的影響以及由此帶來的對地方稅收的影響可以預見。
“山東早該調電價了,萬元GDP能耗這么高,煤電結構單一,不調整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比限量用電和數量控制有效得多。”在張衛國看來,山東此次大調電價,雖然會給一些行業帶來陣痛,但長痛不如短痛。過剩行業往往是高耗能行業,目前金融危機下的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正是改變經濟結構的契機。
“在轉型過程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經濟發展質量將相應提高。”張衛國認為,山東通過大幅調整電價而調整經濟結構的決心,考慮了短期和長期、轉型和升級、發展和改革的結合。“所以,山東的電價調整全國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