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熱銷中國之際,很多地方開始爭奪低碳經濟示范區。
本報記者最近從湖北省獲悉,湖北省將把武漢城市圈建設成低碳經濟試驗示范區,以引領該省發展低碳經濟。
當地消息人士透露,根據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湖北將在武漢城市圈探索區域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產業發展模式,發揮示范作用,建立促進資源節約、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重點推動一批低碳經濟示范工程建設。
據了解,發展低碳經濟將是該省未來10年重要的探索性工作,除武漢城市圈外,湖北還將在其他有條件的地區陸續開展低碳經濟試點,以大力發展低碳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碳匯等低碳產業。
海南也不甘示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海南發展研究所所長夏鋒認為,海南已經具備成為低碳經濟示范區的條件。當前,海南全省上下正全力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也即將得到國務院的正式批復。海南獨特的自然資源是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資本,也是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根本優勢和生命線。海南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就失去了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基本優勢。
從現實情況看,海南生態建設并不樂觀,環境保護壓力巨大。例如,海南與其他沿海發達省市相比,經濟總量小,但單位產值的資源消耗量已經超過廣東、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2007年海南萬元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量為0.898噸標準煤/萬元,雖然處于全國較低水平,但與北京、廣東、上海、江蘇、福建等發達省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海南的生態文明指數已經跌入中低水平行列。
夏鋒認為,海南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同全國其他地區相比,有條件走上綠色發展之路。當前,海南正處在發展轉型的關鍵階段。以建設國際旅游島為載體,率先把海南建成全國第一個環保特區,低碳經濟示范區,探索保護與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服務型經濟,變潛在的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為現實經濟競爭優勢,就有可能成為我國綠色發展的先行地區之一,這也是從海南現實出發,最大限度地利用優勢,保護優勢,實現綠色發展的重大戰略抉擇。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認為,低碳經濟將成為引導我國經濟轉型的核心內容。“在世界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革的時候,低碳經濟將帶來重要商機,抓住這個商機,就將占領未來世界經濟的橋頭堡。”
他進一步表示,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低碳經濟會帶來許多重大投資機會。特別是高能效的電力、交通、建筑、工業和綠色基礎設施建設這五個方面將會產生重大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