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凱迪控股董事長陳義龍在他的辦公室里掛起了一張形狀怪異的中國地圖,上面密密麻麻地標滿了五顏六色的小旗。每在一個縣市簽下幾十萬畝的林地,他便會麻利地在地圖上相應的區域里加上一面。
3月1日上午,凱迪控股一位內部人士透露,截至當日,該公司協議能源林用地面積接近500萬畝,分布于湖北、湖南、云南、新疆等12個省區、266個縣市。在未來的幾年中,這些林地將變成凱迪控股的“森林油田”。
在栽滿油料木本植物的“油田”里,凱迪控股將從這些植物的果實中提煉出生物柴油,意在從油價高企的市場上分一杯羹。同時,將建立生物質發電公司。
對于陳義龍來說,這張地圖上,每一面小旗的背后都醞釀著數以億計資金的下注。
本月初,凱迪電力股東大會剛剛通過了公司融資18億元,收購凱迪控股旗下9家生物發電公司,并建設其中的7家發電公司的議案。
而據記者了解,凱迪控股正在建設和準備建設的生物質能發電廠就有102座。
凱迪電力董秘陳玲坦陳,除上述9家電廠外,凱迪控股剩余93家生物質能發電廠將以市場化的融資等方式,在合適時機,逐步裝進上市公司,以避免同業競爭,“但具體沒有時間表”。
業內人士分析,102家電廠全部裝進凱迪電力,將會耗資100億元以上。此說法,未得到陳玲證實。
百億下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凱迪控股的造林計劃源于陳義龍在數年前的一個戰略性判斷。
“那時油價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瘋狂,但他已經做出了未來幾年能源緊缺將越來越嚴重、油價亦將大幅上漲的市場判斷。”武漢凱迪陽光生物質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黃閏泉告訴記者,凱迪控股旗下的凱迪研究院從2005年就開始儲備相關的技術人才資源,對油料木本植物果實進行提煉轉化,開發生物柴油。幾年技術攻關下來,現在的產品已基本符合市場標準。
規模開發生物柴油需要大量果實原料,這意味著要建設相當面積的木本能源林基地。為此,2007年底以來,一個專事負責能源林基地建設籌備的項目團隊從公司原技術部獨立出來,分兵多路圈林建廠。
凱迪控股圈林動作之快讓人驚嘆。據黃閏泉介紹,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凱迪控股于全國各地簽署的生物質能開發協議總額超過100億元,協議能源林用地面積接近1000萬畝,分布于湖北、湖南、云南、新疆等12個省區。
最大的一筆單子是近期凱迪控股與湖北省林業局簽署一紙《發展木本生物質能源戰略合作協議》。協定未來5年,凱迪控股投入30億元,在湖北建設總面積達600萬畝的木本生物質能源林基地。
協議表示,這些林地將全部用來種植油料木本植物,包括200萬畝烏桕林和400萬畝油桐林。
在這個協議的基礎上,凱迪控股和省內的恩施、隨州、十堰等多個縣(市)一口氣簽下了十幾份意向性協議,總金額高達100億元。
在更大的范圍,黃閏泉告訴記者,他們目前已經和266個縣市簽了框架協議,分布在湖北、湖南、云南、新疆、青海等地。
按照協定,凱迪控股每在一地投資50萬畝能源林基地,就要建設一家凱迪工業園,工業園采取循環經濟的方式運作,即:能源林果實用來煉油,果殼和殘枝作為燃料供發電,發電燃燒后的生物質灰還能再建年產20萬噸的有機肥廠,肥料則用來發展20萬畝的有機農田。
為上述項目,凱迪控股專門成立了凱迪控股陽光生物質能源投資公司。
據記者了解,凱迪陽光將先負責能源林基地的建設,為將來的煉油和發電做好能源原料的籌備;第二年電廠建好發電,等到3—5年后果實成熟,再成立生物煉油公司進行生物柴油的提煉制造。
資金疑團
一邊是面積驚人的能源林基地,一邊是規模巨大的循環工業園,以環保產業起家的凱迪控股到底有多少身家?面對這些動輒幾十個億的投資項目,業內開始有人質疑。
凱迪控股方面聲稱:控股公司目前資金很充足,旗下公司資產狀況良好,完全有能力實施造林擴張計劃。
凱迪控股內部人士稱,生物能源項目前期投入主要是農民和縣政府林業工作經費兩塊,投入不大,目前總計投入不到3億元。隨著項目進度加快,后期投入將會變大,“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
公司資料顯示,凱迪控股目前擁有9家成員公司,其中凱迪電力和東湖高新都是上市公司。以脫硫環保和清潔燃燒為題材的凱迪電力去年共實現營業總收入20.0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1億元。
此外,凱迪電力2月24日出售東湖高新股權已獲湖北省國資委批準,將可獲資金2.26億元。而凱迪電力持有的東湖高新另一部分股權,按目前20多元的股價計算,市值將會有7億多元。陳義龍稱,這些股權將會通過二級市場和大宗交易方式出售,“以全力發展公司生物質能源事業”。同時,凱迪電力將通過非公開發行方式,融資18億元,以輸血公司生物質能源戰略。
凱迪電力董秘陳玲稱,以后凱迪控股將會逐步將生物質發電廠裝進上市公司。券商人士稱,“這將又可從資本市場融資。”
緩解資金壓力,除了自身融資之外,凱迪電力還將享受國家對生物能源的政策補貼資金。
湖北省林業局能源所主任陳宏玲向記者道破資金謎團:省里將在未來數年內拿出數十億元資金,用來扶持能源林基地建設。另外,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的扶持政策,財政部將向每畝木本生物能源林基地補助200元。
目前,她正在寫一份詳細的報告,爭取從資金、政策等方面為項目取得更多的支持。
此外,發展生物質能源還有著它獨特的融資渠道。記者了解到,湖北省林業局將利用《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清潔發展機制,把凱迪公司所建的生物質能熱電廠的減排指標,在國際碳匯市場掛牌交易,預計每座電廠可獲碳匯1600萬美元,這筆錢將用于再造林。
贏面幾何?
豪賭之下必有內情。
記者了解到,受能源短缺和油價上漲逼迫,國家將出臺生物柴油和能源林計劃。為此,國家林業局與中石油、中海油、中糧等央企合作,共同發展生物質能源項目,在海南等地建設能源林基地。
據專家介紹,中國現有油料作物1554種,但可規模化種植的品種僅有10種左右。能源林分為油料能源林和木質能源林,前者能轉化為生物柴油或其他化工替代產品,后者轉化為燃料或直接用于發電。一向重視替代能源開發的歐洲有望在2010年生產800到1000萬噸生物柴油。
黃閏泉說,凱迪旗下的研究院已攻克“木變油”的核心技術。經過人工控制裝備,高壓處理,皮油和脂油在一個小時后可煉成生物柴油,純度高,驅動力大,轉化率高達96%,每畝林至少可以產出200斤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和目前市場上銷售的0號柴油沒有區別。”陳宏玲說,和普通0號柴油相比,生物柴油所含的硫、鉛等污染環境的重金屬元素更少。除了減少空氣污染,最重要的是,生物柴油能夠緩解目前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緊缺的局面。
陳宏玲說,目前,烏桕轉化成皮油的成本在5000元/噸,轉化成脂油的成本是8000元/噸。從皮油和脂油中提煉出生物柴油的成本是每噸6500元左右,與市場上的普通0號柴油相比沒有什么優勢。
不過,黃閏泉指出,隨著油價高漲發揮出催化劑作用,生物柴油從實驗室進入工廠車間距離越來越近。
目前,凱迪正在加緊以林地流轉等方式建設能源林基地,一旦手中掌控有足夠的原料林并進入盛產期后,提煉生物柴油就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