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舉行的重慶市環委會三屆三次全體會議提出,今年重慶城市環境目標要更上一層樓:主城區空氣質量滿足優良天數將達到300 天以上,同時啟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工作,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優化發展方式,提升城市品質。
重慶市提出這一目標,是建立在環境質量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根據環境保護部核定的結果,去年,該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為74.61萬噸,比上年減排3.63萬噸,下降4.64%,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4.5%的減排目標任務;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23.98萬噸,比上年減排0.19萬噸,下降 0.81%,同樣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0.7%的減排目標任務。
重慶市“雙超額”完成減排目標任務,主要得益于該市大力優化產業、產品結構,積極轉變發展方式,注重提升城市品質。該市在新建工業項目上從嚴控制工藝落后、能耗高、污染嚴重、附加值低的項目,控制了新的污染增量。同時,運用多種手段,探索總量減排的推進模式,比如嚴格執行脫硫優惠電價等污染減排經濟政策,積極探索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大力實施環保搬遷工程,全面開展“綠色信貸”工作,加大總量減排經費投入等。
化學工業是重慶的支柱產業,特別是長壽化工園區的新建,重慶化工的地位日益凸顯。而對發展化工產業帶來的資源和環境壓力,重慶市政府制定了化工行業結構調整的意見,對能耗高、污染重、工藝落后的化工企業實施搬遷或關停并轉,一大批化工及重點污染企業的環保搬遷,為重慶市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成效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重慶各化工企業對節能減排和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如重慶長壽化工有限公司針對過去長期影響周邊環境的橡膠尾氣、濕法乙炔臭氣、鍋爐和電石爐煙氣等廢氣擾民的問題,分別實施了氯丁膠乳脫氣項目及橡膠尾氣焚燒治理項目,通過源頭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結合,解決了橡膠尾氣的污染問題;實施了干法乙炔項目,采用干法乙炔新工藝替代濕法乙炔工藝,有效解決了濕法乙炔電石渣漿揮發廢氣的問題。此外,該公司還加強能源管理和大力實施節能技改工作,實施節能減排、循環經濟項目56項。2008年,該公司即提前完成了“十一五”節能任務,2009年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又比上年下降了 4.3%。
重慶長風化工有限公司新苯胺工程2009年全面穩定完成裝置的達標達產,天然氣消耗由原來的每噸產品耗500立方米下降到300立方米。 2009年12月,在天然氣日供量只有2萬立方米的情況下,該公司通過對N-甲基苯胺副產氫氣的應用,仍維持較高的苯胺負荷水平,全年累計節煤29478 萬噸標準煤。另外,重慶民豐化工有限公司經過環保搬遷,不斷采用新設備、新工藝,加快了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開發力度。2003~2009年,該公司累計綜合利用鉻渣達68萬噸,同時對老廠區的廢鉻渣使用干法解毒,到2009年底累計處理廢鉻渣近8萬噸。該公司還經過技改,將以前直接排放的達標廢水回用于生產中,使生產用水由原來每天130~150噸降至目前20噸左右,節水近90%。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指出,環保工作要在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產業升級、發展低碳經濟、倡導綠色消費、加強生態環保、完善目標責任制等工作上下功夫。確保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務必加快完成環保搬遷任務,各責任單位必須保證節能減排投入,確保納入計劃的減排項目按規定時間完成并發揮效益,特別是化工企業。
今年,重慶市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減排目標確定為0.5%,二氧化硫要減排達到1.5%,力爭在上半年完成“十一五”總量減排任務。在污染防治上,今年該市的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達標率要達到98%,全市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重慶市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優化發展方式、提升城市品質已邁開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