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甘氨酸裝置投資和建設的步伐近幾年明顯加快。但由于甘氨酸擴產過于迅猛,產能大量擴張,而市場需求并未跟上,導致設備大量閑置,市場供需嚴重失衡。
去年底產能達38萬噸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甘氨酸產量的增長駛上了快車道,逐年大幅上升。
2002年,我國甘氨酸產量為5.7萬噸,產能7萬噸;到2007年產量達到12萬噸,產能為14萬噸,5年翻了一番多。由于2007年全球市場甘氨酸需求大幅增長,價格快速上升,2008年國內甘氨酸裝置投資和建設的步伐進一步加快,當年全國甘氨酸產能達到25萬噸,比上年增長了78.6%。2009年,國內甘氨酸擴產的勢頭仍在繼續,到2009年底,全國甘氨酸產能已達38萬噸,比上年又增長了50%多。
目前,全國共有30余家企業生產甘氨酸,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河北省石家莊東華化工總公司,經過不斷擴產,該企業年產能已達20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一半左右。此外,年產能在1萬噸以上的企業還有:江西省電化中達化工公司,年產能4萬噸;江蘇省南通東昌化工公司,年產能2萬噸;江蘇省泰州新治化工公司,年產能2萬噸;河北省元氏縣宏升化工公司,年產能2萬噸;重慶市渝三峽公司,年產能1.6萬噸;江蘇省泰州高偉化機公司,年產能1.5萬噸;濟源方升化學公司,年產能1萬噸。
下游需求乏力
甘氨酸用量大部分是作為生產草甘瞵的原料。近幾年,全球市場上草甘瞵的需求旺盛,我國草甘瞵的生產和出口雙雙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拉動了甘氨酸的市場需求和價格,企業也十分看好甘氨酸的發展前景。
但是,最近以來,草甘瞵市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
一是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自2008年底以來,國際市場上草甘瞵的需求大幅萎縮,價格快速下滑,我國草甘瞵出口受阻,出口量急速下降,造成國內近一半的草甘瞵生產裝置停產或半停產,從而也導致了我國甘氨酸市場銷售疲軟,產品大量積壓,生產企業開工率低下,僅為50%左右,眾多企業運轉困難,一些企業處于虧損狀況。
二是以甘氨酸為原料生產草甘瞵的方法“三廢”排放較多,處理困難,對環境污染影響較大。近年來,國內一些新上馬的草甘瞵裝置,特別是一些規模較大的草甘瞵項目均放棄采用以甘氨酸為原料生產草甘瞵的工藝路線,而是采用更加環保的亞氨基二乙酸工藝路線,以甘氨酸為原料生產草甘瞵的比例正在逐步減少。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到2010年底,我國草甘瞵的產能將達到80萬噸,其中以甘氨酸為原料生產草甘瞵的裝置約為47萬噸,且近來新上馬的草甘瞵項目基本都不采用以甘氨酸為原料的工藝路線,可以預計,未來甘氨酸的市場需求增長乏力。
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化工、醫藥、食品、飼料等方面對甘氨酸的市場需求量約為32萬噸,而當年甘氨酸的產能有45萬噸左右,有近三分之一的產能過剩,市場供需失衡的狀況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