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4月下旬,記者赴廣東、浙江等地回訪部分生產和銷售企業,感覺十分“熱”。這種熱既有氣溫的回升,又有市場的繁榮,感觸最深的是商家信心的恢復以及對未來市場的期待。
“之前碼頭夜晚靜悄悄,現在喧鬧得讓人睡不著覺”
李漢初很低調,說自己就是個“賣塑料的”。他的身份是中國石化化工銷售華南分公司合成樹脂部經理。這位當過車間主任、做過銷售處長的高工,切身感受著“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經濟的復蘇。
“我住在廣州黃埔港碼頭附近,2008年下半年后的相當一段時間,整個碼頭見不到貨柜車的蹤影,更沒有船來船往的繁忙景象,晚上靜悄悄,早起上班也不堵車。現在好了,碼頭上的貨柜車塞得滿滿的,上班總堵車,晚上也很喧鬧,覺都睡不好啦。”李漢初半開玩笑地說。
經濟的恢復最終體現在數據上:2009年我國GDP增速從一季度的6.1%逐季加快,年末接近9%。今年一季度,GDP增速更是達到11.9%。
相比GDP,更能靈敏反映經濟上升下滑的是電力。國家能源局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4.2%,延續了去年以來持續增長的勢頭。
受惠于國家經濟形勢,石化行業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如塑料價格的最低值是在2008年11月,當時6000元/噸都鮮有人問津,之后一點點走高,到現在11000元/噸,幾乎翻了一番。
“直到今天,才感受到溫家寶總理那句‘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的深刻含義。”中國石化化工銷售華南分公司嚴偉峰告訴記者,國內外的客戶都對中國經濟十分有信心,“沒有信心,本屆(107屆)廣交會企業參展規模和展覽規模不可能再創新高,你們來廣州采訪,住酒店也不會這么緊張。”
“一年多以前可沒這么樂觀”
作為我國家電龍頭企業的美的集團,也對未來市場充滿信心。該公司2008年整體銷售額為900億元,其中出口實現28億美元;2009年逆勢上揚,達到創紀錄的950億元,出口達到30億美元;2010年的目標是銷售額突破1100億元,出口力爭突破38億美元。
別看美的集團現在雄心勃勃、信心百倍,一年多以前可不是這種境況。
“2009年3月份大家對市場進行了分析,普遍感到悲觀。我們對2008年底的國際金融危機感受太深了,即使有訂單也不敢接,擔心價格波動太大。沒想到2009年二季度就慢慢好轉,開工率上升。”美的集團采購中心資源部主任采購師楊輝表示。
有這種心態的企業并不只有美的。廣州市從化聚賽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也經歷了“冰火兩重天”。該公司是國內規模較大的研制、開發和銷售改性塑料的企業。2008年四季度,塑料價格大跌,公司幾千噸高價庫存損失達幾千萬元。前三季度的贏利都被四季度的虧損抵消,并且全年整體虧損。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2009年一季度,前景依然不明朗,但訂單開始增多,開工率提高,逐漸恢復到金融危機之前的狀態。
“總的來說,2009年比2008年、2007年都有所增長。從目前情況來看,2010年的增長更值得期待”。
“到2011年,產量翻一番”
溫州是我國最大的皮鞋生產基地。宏泉鞋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外銷的企業,產品主要出口烏克蘭、捷克、波蘭、俄羅斯等東歐國家。
董事長張冬青在捷克生活過5年,擁有捷克“綠卡”。與其他溫州商人喜歡喝“功夫茶”不同,他給客人沖的是咖啡。
去年5月,記者曾經采訪過他。當時他的工廠停產三個月后剛剛復工,僅開了一條生產線,全年出口220萬雙皮鞋。而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前,該公司一年的產量能達到300萬雙。
“你們來得正是時候,我剛剛從歐洲考察回來,帶回來一批訂單,也帶了一些今年的新款樣品,馬上我們的三條線都要開起來,目前正在招員。”張冬青表示。
溫州川泰鞋材總經理鄭巨川對國際金融危機感觸也很深。倒不是他的鞋材賣不出去,而是建新廠房時花了不少冤枉錢。“我建廠房時鋼材價格是6300元/噸,剛建完房子,金融危機來了,鋼材價格跌至3000元/噸,多花了不少錢。”但一提到工廠的運轉情況,鄭巨川的臉立刻“多云轉晴”,說眼下訂單已經排到7月份了。他規劃著公司的美好未來:“現在一年生產鞋底四五百萬雙,公司計劃到2011年產量翻一番,1000萬雙沒問題!”
對石化行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浙江紹興縣鼎力貿易有限公司位于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內,從事化纖原料批發業務。總經理鐘建富滿眼、滿腦子都是數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眼睛還不時地掃一下電腦屏幕,緊盯股市行情和原料價格變動。他的公司在2008年下半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中也受到了沖擊。當時幾千噸庫存,一下子虧損不少。
鐘建富認為2009年二季度以來市場恢復得很好:“2009年底合纖價格漲得比較快,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記者在中國輕紡城了解到,2008年底到2009年初,幾乎所有人都對2009年的市場形勢不抱希望。從2009年4月開始好轉,整個市場啟動快,升溫也快。2009年紡織品的產銷和效益都不錯,其中上半年產銷兩旺,下半年實現贏利。
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擁有信心的,不僅僅是中國人。2010北京車展受到了國外車企的“追捧”。所有跨國汽車公司都把本屆北京車展定位于全球最重要的A級車展,更重要的是,國內外汽車制造商的重量級人物都親臨現場,大眾汽車集團董事會主席文德恩、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社長伊東孝紳、雷諾—日產聯盟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社長山內孝都在各自展臺參與新車發布、品牌宣傳等活動,并專門接受中國媒體的采訪。
“本屆北京國際車展的成功舉辦,向世人表明了全球汽車制造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也證明汽車制造業中心正向中國轉移。”北京車展組委會秘書長、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