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耗行業的好日子要結束了。
國家發改委、電監會、國家能源局日前聯合下發《關于清理對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等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清理對高耗能企業的用電價格優惠,并將從6月1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節能減排電力價格檢查。
該政策的出臺對于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等高耗能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噩耗”,而對于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計劃來說則是個好消息。
節能減排的選擇
事實上此前出臺優惠電價政策也屬無奈。
隨著我國經濟的強烈復蘇,加上有色金屬行業已出現產能過剩情況,取消優惠電價的呼聲逐漸響起。近期,我國節能減排形勢嚴峻使有關部門終于決心取消高能耗行業的優惠電價。
截至2009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比2005年下降了14.38%。按照“十一五”節能強度下降20%的要求,今年GDP能耗再下降5%以上,才能確保目標完成。但是實際情況是,今年一季度單位GDP能耗上升3.2%,因此要想在剩余不到8個月的時間里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將較為困難。
由于節能減排形勢嚴峻,國家有關部門近期出臺了《通知》,希望可以抑制高能耗企業的無序發展。
《通知》指出將對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堿、水泥、鋼鐵、黃磷、鋅冶煉8個行業實行差別電價政策,并自6月1日起,將限制類企業執行的電價加價標準由現行每度0.05元提高到0.1元,淘汰類企業加價標準由每度0.20元提高到0.30元。各地還可根據需要,進一步提高對淘汰類和限制類企業的加價標準。《通知》還規定,對能源消耗超過規定限額標準的,實行懲罰性電價。超過限額標準1倍以上的,比照淘汰類電價加價標準執行;超過限額標準1倍以內的,由省級價格主管部門會同電力監管機構制定加價標準。
行業選擇題
取消優惠電價對于遏制高能耗產業產能擴張速度、提高行業集中度具有積極作用。
方正證券有色金屬分析師鄧新榮表示:“目前鋁業企業的利潤已經比較薄了,如果真的嚴格取消優惠,對鋁業公司還是有一定影響,有些公司甚至可能賺不到錢。”
大連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分析師岳陽表示:“目前電解鋁、鐵合金企業剛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行業整體仍處在微利階段。此次取消優惠電價,將提高相關行業的生產成本,進而影響其利潤空間,在下游需求及產品價格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企業擴張產能的動力將大大降低,從而對遏制產業產能擴張速度起到積極作用。”
電價的調整,將對企業經營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升級改造還是退出行業或許又將成為眾多企業不得不做的選擇題。
岳陽表示:“對生產設備進行大規模的升級改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定的建設周期并投入大量的資金,對于那些尚未走出國際金融危機陰影的企業來說,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對于那些實力雄厚的企業來說,本次優惠電價的取消,將再次帶來整合行業內中小企業的良機。”
影響因素依然存在
此次節能減排風暴或將出現這樣的情況:小企業將被迫退出市場,一些擁有自有電廠的大型企業或將免受此次政策的影響,可以繼續維持傳統的高能耗發展態勢。
岳陽表示:“種種跡象表明國家已經將淘汰落后產能列入近期工作重點,調控組合拳頻出,將會加速行業整合,最終的結果無外乎就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那些本已處在生死邊緣的小企業,很有可能被迫退出市場。大企業尤其是大型央企,由于具有種種資源優勢,將在這場整合中受益。”
一位小型有色金屬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優惠電價取消后,擁有自備電廠的‘鋁電一體化’上市公司可以規避電價上調帶來的成本壓力,如南山鋁業,中孚實業、神火股份、焦作萬方等。這些自備電比例較高的企業,其成本優勢會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及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高。同時由于行業性成本上漲,產品價格或將有所上漲,對于擁有自備電廠的企業來說,利潤率會呈現擴大的趨勢。在此情況下,部分擁有自備電廠的企業短期內進行設備升級改造的積極性并不會太高,除非政府主管部門對他們進行窗口指導。”
此外,地方政府的動力因素仍然令人存疑。
雖然《通知》明確,原來上繳中央國庫的差別電價收入,今后將全額上繳地方國庫,專項用于支持當地經濟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但具體執行或將并非那么理想。
岳陽認為:“高耗能企業一直是地方政府的納稅大戶、就業大戶,淘汰當地相關過剩、落后產能,從某種意義上講相當于斷了地方政府的財路,因此地方政府沒有積極性去做這件事情,所以國家關于經濟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相關政策一直無法得到充分的貫徹落實。本次將上繳中央國庫的差別電價收入改為全額上繳地方政府,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對于中央的相關政策的貫徹落實會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一位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了自己的擔心:“實行差別電價或將使部分企業的成本增加,企業不得不關門大吉,地方增幅不僅收不到差別電價的收入還將損失此前的稅收,因此政策效用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