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復蘇,多晶硅進入新一輪投產熱。
鄂爾多斯今天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內蒙古鄂爾多斯多晶硅業有限公司年產3000噸多晶硅項目,計劃總投資為29.7億元。目前,項目投資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掃尾工作,預計近日開始試生產。
此前,多晶硅產業鏈最完整的天威保變[26.62 1.06%]公告,公司從參股49%的樂電天威公司獲悉,該公司年產3000噸多晶硅項目設備調試順利,于9月23日試生產出第一爐合格完整的多晶硅,樂電天威公司下一步將做好后續系統調試任務,為全面投產奠定基礎。
多晶硅曾是暴利行業,川投能源[14.88 -0.40%]、天威保變、樂山電力[10.79 0.75%]、岷江水電、航天機電[12.17 1.84%]、特變電工[17.66 6.64%]等先后涉足多晶硅業務。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機,多晶硅價格暴跌,從最高時的400多美元/公斤,跌至最低至每公斤五六十美元。出口占比超過95%的多晶硅行業陷入泥潭,除了較早涉足的川投能源、天威保變外,其他公司基本面臨投產即虧損的局面。多晶硅行業被國家發改委列入產能過剩行業。部分公司轉向,通威股份[8.67 -0.34%]將持有永祥股份50%的股份轉讓給通威集團。更多的公司如江蘇陽光[5.85 1.04%]、鄂爾多斯、特變電工等則等待行業回暖。
此次,樂電天威、鄂爾多斯子公司等多晶硅生產企業紛紛發布投產消息,在于多晶硅海外市場強勁復蘇。根據全球太陽能市場研究專家IMS Research最新的光伏電池和組件市場季度報告,截至2010年第二季度,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已經連續5個季度保持增長,光伏研究組高級分析師王潤川用“市場暴發,供不應求”來形容當前的光伏市場。
但這并不意味著原料價格多晶硅將暴漲。渤海證券研究所一份資料表明,中國多晶硅規劃產能已經達到27.7萬噸。由于需求不振,2009年,中國多晶硅產量1.9萬噸,產能5.185萬噸,產能利用率不到四成。許多規劃多晶硅項目處于觀望狀態。IMS Research光伏研究組高級分析師王潤川稱,國內有近萬噸成本在60~70美元的企業在觀望,一旦價格超過贏利點,他們就可能投產。眾多產能將壓制多晶硅價格反彈高度走勢。“每公斤三四百美元將成歷史,超過100美元都很難。”王潤川認為。
“雖然有全球光伏業逐步回暖的利好,未來多晶硅價格再漲已缺乏足夠的動力,80美元/公斤應該會成為下半年多晶硅現貨價格的標尺。”中投顧問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