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石油(601857.SH,00857.HK)公布的中期業績,又一次驗證了國際投行高盛神奇和精準的“預測”。
昨天下午,中國石油發布的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凈利潤達到653.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9.4%;實現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長0.08元;擬派發中期股息0.16元/股(含稅)。
而在上周末,高盛曾做出預測,受益于油價急升,中國石油上半年凈利上升30%至657億元,這與中國石油的實際業績相差無幾。
受益國際油價大漲
支撐中國石油交出亮麗中報的是上游板塊——勘探與生產板塊。中報顯示,受益于原油實現價值的同比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板塊實現經營利潤733.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4.9%,繼續保持公司盈利支柱地位。
上半年,中國石油油氣生產呈現較快增長,共生產原油4.25億桶,同比上升1.7%,產量增幅為近年來同比最大;生產可銷售天然氣1.15萬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12.9%,繼續實現快速增長。上半年油氣總產量達6.17億桶油當量,同比增長4.9%。
天然氣和管道業務板塊的業績也實現增長。中國石油稱,因為國內天然氣需求出現了快速增長,上半年,該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12.2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中俄原油管道主體工程接近完工,中亞天然氣管道B線建設進入收尾階段,澀寧蘭復線(西寧以西)、蘭鄭長成品油管道蘭州—鄭州段建成投產,西氣東輸二線東段等加快推進,大連及江蘇LNG等重點工程進展順利。
中國石油總裁周吉平在中期業績記者會上表示,預計下半年油價將會平穩上升。他表示,在目前的水平上,公司盈利仍可保持增長,而預計油價會在每桶70~80美元的區間波動。周吉平表示,希望在內地的每年原油產量穩定上升,而天然氣期望有兩位數增長。
比較而言,煉化板塊的表現不佳。事實上,成品油的市場化定價并未讓兩大石油公司受益。在煉化板塊,中國石油上半年實現經營利潤54.6億元,同比下降68.3%。
銷售板塊繼續“不溫不火”,上半年實現經營利潤7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但銷售卻實現猛增,上半年共銷售成品油5952萬噸,同比增長26.6%,市場份額有所擴大。
周吉平稱,現有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對集團的煉油化工業務有重要影響,自2008年改革至今,有關部門已經對此進行了11次的成品油價格調整,汽油每噸上升了450元,柴油每噸上升了220元,對于改善中石油的盈利,特別是令煉油業務轉虧為盈具有重要作用。
不過他認為,現有的機制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主要是調整周期較長,希望有關機制進一步改革,加快市場化。
繼續國際化
盡管前景不錯,但市場仍然關注中國石油是否會受到更多來自政策層面的影響。中報顯示,中國石油除所得稅外的其他稅賦增長高達57.2%,從去年同期的567億元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891.9億元,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上半年繳納的石油特別收益金大幅增加,從去年上半年的23.85億元猛增至今年上半年的258.5億元。
周吉平透露,政府有關部門已經在內地推出資源稅,并在新疆實施了幾個月時間,過程中曾進行了調整,并定下固定稅率;他沒有明確預計是否會在全國實施該稅種,僅表示下半年會否于全國全面實施,涉及政府政策問題,他相信中央會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當前的經濟形勢,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要求等。
周吉平昨天同時表示,集團未來的發展策略之一,是加大國際化進程,以期為長期增長提供主要動力。在擴展國際業務的同時,與國家資源公司及產油國繼續合作,有關合作對象包括伊拉克、俄羅斯及巴基斯坦等;在與石油企業合作方面,集團會與包括英國石油及雪佛龍等企業進行合作,目前與英國石油的合作層面正在擴展。
昨天,中國石油A股收報于10.24元,漲0.10%;H股收報于8.51港元,漲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