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無霸”中石油的一系列舉動,引起了業界的關注。
繼7月底接連拜會全國工商聯、牽手山東省政府之后,8月初,中石油高層又趕往杭州,面對一百多號浙商資本大佬,一口氣拋出了119個項目、2000余億的招商引資大單。
這是自國務院5月份發布鼓勵民營資本的“新36條”之后,央企巨頭邁出的第一步。此舉引發業界無限遐想:鐵板一塊的油氣行業,真的就要向民資敞開大門?
“這次是動真格的了。集團擬定出合作計劃,隨后會有一系列實質性的動作來落實。”中石油集團內部人士向《財經國家周刊》透露:浙江只是五省拜會的首站,下一步高層將把民資發達的省份都走一圈,尋求一切可能形式的合作。
《財經國家周刊》采訪的多位民企老總的心態比較矛盾:如果能夠與中石油合作當然是好事情,但也害怕對方店大欺客而喪失平等話語權。目前,合作的細則沒有出,怎么合作、要不要合作還不清晰。
“中石油是要招親還是招安?我們要觀望觀望再說。”浙江某不愿透露項目的民企高層說。
杭州密會
8月5日,杭州西湖國賓館,50余家浙江省大型民營企業的高層人士齊聚一堂。這其中不乏如娃哈哈集團、華立集團、中控科技集團等全國知名企業,出席會議者幾乎是清一色的公司掌門人。
帶領他們來的,是浙江省政府主管工業的副省長金德水。而他們的會談對象,是央企巨頭中石油。與以往追著中石油談項目不同,這次中石油是在浙江省政府牽線搭橋下自己送上門了。
會談一開始,中石油負責人就開門見山地表明來意:我們這次來的意圖很清楚,就是尋求與大家合作。選中浙江,看上的是這里雄厚的民間資本和民企靈活的運行機制。真誠的希望能夠達成合作,不管什么方式的合作都可以談。
“中石油的態度還是蠻真誠。帶隊的是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新華,主管裝備制造板塊業務。他們來要合作的不是對某一個企業或某一行業,也不僅僅局限于參會的企業,而是針對整個浙江省的民營企業。”浙江超達閥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超達閥門”)董事長王漢洲說。
主賓簡單開場白之后,中石油捧上了“主菜”。大大的投影屏幕上,打出了中石油希望招商引資的項目清單:
在“十二五”期間,中石油計劃對外合資合作項目總數為155個,項目總投資9994億元,計劃吸納投資3917億元。其中:已落實合資方的項目36個,項目總投資4009億元,將吸納投資1799億元;待落實合資方的項目119個,項目總投資5985億元,擬吸納國內投資2118億元。
參會的浙江超達閥門總工邱曉來評價說:整個會議更像是一個新聞發布會,中石油的重點只是說明有哪些項目要引進投資、合作的點在哪里。具體的東西還沒有,中石油并沒有明確的合作意向、合作方式。
記者獲得的一份會議資料顯示:119個項目,涵蓋了海外勘探開發、煉油與化工、成品油銷售、天然氣與管道、裝備制造建設五大類。項目各式各樣、大小不一,大的投資上百億,小的也需幾十億元。
比如在成品油銷售領域,中石油初步篩選出第一批具備條件的合資合作項目5個,項目總投資2141億元,計劃引入資金86億元,主要包括浙江、湖南、河南、福建、山西五省“十二五”期間建設的儲運設施。
2009年,中石油在這5個區域銷售成品油1019萬噸,“十二五”末規劃成品油銷量達到1782萬噸,比2009年增長74%。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中石油計劃新增加油站1202座,新增庫容138萬方,這些將是與民資合作的重點。
《財經國家周刊》統計發現:五類合資項目中,前三類項目數量和引資數量占比較小,在119個具體項目中,前三類只有17個,合計計劃引進資金673億,分別占總數的14%和32%,合資的重點在天然氣與管道和裝備制造建設上。
在介紹完項目之后,當天下午中石油與參會企業展開了分組座談,各行業企業大致按照對應項目分成了五組。來自于浙江蕭山的中球冠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球冠”)董事長任文達被分在了成品油銷售合作分會場。
任文達表示:當地的民營銷售企業與中石油此前基本上都存在合作,中球冠2002年就與中石油有聯合投資項目。在下午的座談會上,不少民營企業都表達了希望進一步加強合作的興趣,比如成品油批發、合作建加油站等。
對于未來的合作,中石油希望是能夠做到互利雙贏。帶隊的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李新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通過吸引民間投資,我們把整個業務做大。哪怕是民營資本分享一部分利潤,我們認為也是應該的。
記者從中石油內部了解到,浙江拜會只是首站,下一步集團高層將繼續拜會湖南、安徽等四省。所有會談都將以對省形式舉行,由對方省份的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牽頭舉辦。
中石油“算盤”
在浙江會談之前,中石油的拜會行動已經展開。
7月21日,中石油總經理助理徐文榮帶隊主動拜訪了全國工商聯,與石油業商會負責人和部分民營企業進行了一次商談,中石油承諾向民資開放天然氣管道建設與經營、成品油銷售和裝備制造三個領域。
7月29日,中石油總經理蔣潔敏現身濟南與山東省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承諾,將在油氣管網、煉油、成品油銷售網絡及包括港口和碼頭在內的油氣儲運項目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中石油的這一系列舉動,讓民營企業家都頗感意外。
浙江一家生產管道閥門的企業負責人用“180度的大轉彎”來形容中石油的轉變。就在去年底,他還帶著企業大大小小的頭目找到中石油,希望能夠合資合作,以期進入中石油的幾家下屬企業。結果,中石油方面斷然拒絕。
“‘我們不缺錢,不需要引進民營資本。有些石油設備制造行業,我們自己發展起來了還要把之前進入的一些民資擠出去。’當時他們是這么答復我們的。現在突然自己找上門來了,確實是很意外。”該企業負責人表示。
對此,中石油宣傳部人士答復記者說:拜會民企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落實“新36條”的政策精神。中石油作為重點大型國有企業,期望先行一步,與民間資本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今年5月13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該意見共計36條,為了與非公經濟36條相區別而被簡稱為“新36條”。意見中明確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石油天然氣建設。”“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與國有石油企業合作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支持民間資本參股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及網絡。”
一周之后,中石油總經理蔣潔敏在年度股東大會上也明確表態:這個政策非常的正確,中石油會認真的貫徹落實。中石油愿意跟其他兄弟公司,包括民營公司來共同發展、共同合作。
當時,面對當場諸多媒體的質疑之聲,蔣潔敏表示:“我在這里鄭重通過各位傳達給各位民營企業,中石油的態度是明確的。大家關心中石油的管道能不能向民營企業開放,如果回答一個字是‘能’;回答三個字,是‘肯定能’。”
中石油集團內部人士透露說:在“新36條”出臺后,公司高層確實是非常重視,專門召開討論并確定了合作計劃,拜會民營企業就是計劃中的一步。今年下半年,會做出實質性推進,重點就在落實這2000多億的引資目標。
除了在政策推動、高層重視之外,中石油更大的動力還在于自身對補充新鮮資金的渴求。經過近兩年來的海外擴張、海外并購之后,中石油負債率急劇上升,資金運作面臨不小壓力。而下一個十年,中石油還計劃拿出600億美元用于海外擴張。
中石油集團2009年財報顯示:當年底,公司負債合計8010.72億元,資產負債率增高至36.06%。而上年同期,負債總數為4934.73億元,負債率為27.36%,補充更多資金需求已經非常強烈。
但是,中石油自身的造血能力和外來輸血途徑都面臨考驗。
一方面,盈利能力出現下降。2009年,中石油集團實現總收入12183億元,比上年減少541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286億元,比上年減少56億元。在國資委最新公布的央企2009年度成績單中,中石油居中移動之后。
另外一方面,股價的持續低迷使其不敢輕言增發。自開盤當日從48元跳水之后,中石油股價目前還徘徊在10元附近。同時,發債募資已經啟動,注冊獲準的800億元人民幣的中期票據發行過半,再度發債已不現實。
向民資求救是非常現實的一步棋。中石油也并不諱言其真實目的。據參會民企人士回憶,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李新華即明言“缺錢”:中石油企業規模大、賺錢能力強,但項目多、戰線長,“十二五”投資自有資金難以滿足。
“民營企業數量多、資金總數龐大,他們也一直希望進入石油行業來淘金。公司恰恰也缺錢,跟民資合作何樂而不為呢?反正大家是有錢一起賺、風險共承擔唄。”前述中石油集團內部人士表示。
民資心思
據不完全統計,浙江全省民營資本總量早已經超過萬億規模,溫州官方公布的數據說,僅溫州民間資本即高達6000億元。這些資金一直在等候“新36條”細則的出臺,以確定下一步投資方向。
王漢洲說:當前經濟整體形勢不好,房地產等民資喜好的產業面臨政策調整,投資油氣是一項長期看好的選擇。與中石油這樣大的企業合作,不用擔心它吃了你,這也是國家政策所鼓勵的。
但是,怎么進入、怎么合作,卻是民資正在盤算的一道題。
“我們不是不希望合作,我們擔心的是投資收益和平等權益的保障。中石油塊頭大、勢力強、背景硬,合作起來我們肯定是沒有說話的份。把我們辛苦經營多年的企業一下子交到別人手里,心里不踏實。”多位民企老總均表達了這樣的憂慮。
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多數民營企業對與中石油合資建項目的積極性不是太大,除非是一些本來就在油氣行業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更多的民企還是希望進入中石油的采購企業名錄,或者進入中石油的網絡體系。
邱曉來告訴記者,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民企海外出口受到沖擊很大,尤其是一些設備制造企業。如果能夠成為中石油的供貨商,不少處境艱難的民營企業立刻就能起死回生。
在裝備制造合作座談會上,邱曉來就向中石油相關負責人表達了這樣的想法:中石油在海外開展有很多業務,銷售很多大型石油鉆采設備。民營企業的產品是不是能與出口設備的一部分捆綁,共同打入國際市場?
“能不能做成不好說,我們企業規模不大,跟中石油合作明顯不對等。往一起走怎么走呢?總體講難度肯定很大。一個幾十上百億的項目,民資占不了多大份額,肯定處于弱勢地位。”邱曉來表示。
按照中石油的合作計劃,維持其絕對控制地位是原則之一,股權分配上中石油至少要保證51%的比例。中石油安全環保部門的負責人也向《財經國家周刊》明確表態:合資企業將嚴格推行中石油的管控體系,以確保安全生產。
民資另外不太中意的地方是,中石油此次推出的大多是長期投資項目,投資資金量大、資本回報時間周期長,這與民資周轉快、見效快的投資偏好不符合,他們也擔心壓進去資金后在未來幾年可能面臨的政策變數。
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秘書長馬莉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民營企業的諸多擔心,都非常值得理解。希望在以后的合作進展中,中石油能夠更多地考慮民營企業的感受,拿出切實的措施保證民資利益。
馬莉對記者說:目前為止雙方談論的還只是宏觀的想法,并沒有涉及到合作細節和具體的操作方式。隨后雙方將進行進一步溝通,制定和落實相關的實施細則。“在與中石油會談中,保護民企利益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共識。”
中石油此次推出的項目基本都屬非核心業務,利潤豐厚的國內油氣勘探、開發項目基本沒有,這也讓民資對中石油的“招親”不太滿意。
在119個招商目標中,勘探開發項目總共有3個,但都是在海外。據中石油介紹,這三個項目分別是位于乍得、尼日爾的兩個年產400萬噸原油和一個年產百萬噸原油的項目,已經完成風險較大的石油勘探階段,進入原油開采及管道鋪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