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8年9月份一度被炒到了每公斤500美元后,多晶硅的價格開始一路暴跌。最近一段時間,多晶硅的價格重新抬頭,國內的現貨價已經突破了每公斤70美元。
漲價主要是因為今年以來,多晶硅產業鏈幾乎沒有新增的投資計劃,全球多晶硅的供需缺口已經大幅收窄。同時,今年以來半導體產業強勁復蘇,優質的硅料幾乎全部流向了更具備價格承受能力的半導體廠商,這就使得國內的硅料供給顯得很緊張。另外,和成本上升也有一定關系,因為我國部分省市取消了針對多晶硅項目的優惠電價,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成本的上升。
從目前的供求關系來看,多晶硅供應的緊張局面很難在短時間內出現逆轉,同時,隨著多晶硅行業準入標準的提高,未來的產業擴張應該主要集中在現有的行業龍頭中,不至于出現價格無序競爭的格局,所以四季度多晶硅價格仍然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而在報價上升的同時,多晶硅的生產成本卻在一直往下降,一些企業的成本已經控制在了每公斤30美元左右,這意味著多晶硅上游企業的利潤將會比以前顯著增加。但無論如何,接下來的漲幅應該不會太大,畢竟多晶硅行業的暴利時代已經終結。而且多晶硅仍然屬于高污染高能耗的產品,隨著新能源領域的創新發展,很難成為市場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