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將形成煤炭、電力、煤化工、新材料四大產業集群,成為全國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西電東送”火電基地、煤化工產業基地。
分秒間,時間傳遞著所有新聞。其中,有多少新聞令寧夏人引以自豪?
如今,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不時發生令人注目的新聞:7月24日19時46分,寧東至山東±660千伏直流輸電示范工程魯1標段放線施工全部完成,至此,寧東直流輸電工程山東段全線架通。這條消息之所以令人注目,不僅僅是因為小省區向沿海發達大省輸電。
寧東至山東直流輸電示范工程,是世界上第一個±660千伏電壓等級的超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也是國家電網公司繼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試驗示范工程和±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后,在世界尖端輸電技術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該成果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直流輸電技術發展,促進我國直流輸電裝備制造技術升級。該工程西起銀川寧東換流站,東至青島換流站,直流額定電壓為±660千伏,直流額定電流3030kA,輸送功率4000兆瓦,工程總投資104億元,線路長度1335公里。
是什么讓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如此魅力無限?是什么讓這片亙古荒漠寸土寸金,又是什么讓它招引著、睿智著世界驚奇的目光?自2008年12月16日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正式開發建設以來,已吸引了神華、華電、華能等10多家國內能源開發巨頭,一大批大項目同時集結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充分發揮煤電一體化優勢,形成了相關產業的延續和聚焦效應。截至目前,投資累計已突破1000億元,
以往,寧夏只能簡單地挖煤賣煤,最后只能留下老弱病殘的退休職工和不堪回首的塌陷區。教訓讓人們猛醒:依托資源而不依靠資源,由簡單資源輸出轉向高起點、高附加值的資源高效利用,走出一條“高技術”、“多聯產”、“低碳經濟”的新型工業化路子,是調整產業結構、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只有站在高起點,才能搶占制高點,達到高水平。”自治區規定所有進駐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企業必須建設產業集群項目,普遍采用高新技術和現代化裝備,算循環經濟的大賬。“傳統煤礦的產品只用作燃料煤,價格低且資源浪費嚴重,如果將煤變成了化工產品,就能極大地提高附加值。”神華寧煤集團煤炭化學工業公司黨委副書記王紅俠說,“由煤衍生出的產品達上千種,煤不僅可轉化為電、油、汽,食品包裝袋、編織袋等日常用品,也是煤的衍生物。”每噸原煤的價值,用于發電可增值2倍,制成甲醇可增值4倍,甲醇進一步深加工為烯烴等化工產品則可增值8倍到12倍。煤化工產業鏈,利潤層層翻番。
“誰最先擁有和掌握新能源技術和產品,誰將擁有世界。”這是全球有識之士的共同聲音。“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不僅是寧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發動機,更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耀眼的明星,也是國內外最有吸引力的投資熱土。”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吳吟的話令人振奮。目前,神華寧煤集團25萬噸甲醇、21萬噸二甲醚項目,寶豐集團年產220萬噸焦化項目,中電投青銅峽邁科鋁業有限公司電解鋁項目和寧夏建材集團廢渣綜合利用等項目已建成投產。
寶豐集團20萬噸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四川化工(控股)集團40萬噸合成氨、70萬噸尿素和23萬噸甲醇項目,山東盛大科技集團30萬噸二甲醚項目,寧夏陽光能源發展有限公司40萬噸二甲醚項目、寧夏英力特化工有限公司2×30萬千瓦熱電廠項目在建。華能、華電、中鹽、新華錦等國內大企業也紛紛搶灘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
根據規劃,到2020年,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產量將達1.3億噸,新增產量主要用于煤化工。寧夏單純靠挖煤賣煤發展經濟的歷史正在終結,正在走一條資源高效利用和低消耗、低排放的循環經濟之路。10年后,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火力總裝機容量將達1600萬千瓦左右,外送電600萬千瓦;煤化工產品生產能力達2000萬噸以上。到2020年,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將形成煤炭、電力、煤化工、新材料四大產業集群,成為全國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西電東送”火電基地、煤化工產業基地。屆時,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將達300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67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540億元,新增地方財政收入150億元,帶動沿黃城市帶新增就業崗位超過75萬個,寧夏將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