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我國稀土行業極為不平凡的一年。隨著我國對稀土資源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監管措施的日益加強,以及全球經濟復蘇和中國經濟增長持續向好帶來的新一輪需求拉動,稀土價格不斷攀高,部分產品價格已沖破歷史最高位,市場行情氣勢如虹。
記者2010年12月下旬從全國各大稀土生產企業了解到,目前稀土產品價格半數以上達到歷史最高點,主要產品價格分別為:碳酸稀土20000元(噸價,下同)、氧化鐠釹206000~210000元、氧化釹252000~255000元、氧化鐠228000~232000元、氧化鑭30000~31000元、氧化鈰69000~71000元、氧化釔42000~44000元、金屬鐠釹274000~277000元、金屬鑭鈰42000~43000元、金屬釤103000~106000元、金屬釔195000~198000元;金屬鏑1850~1870元/千克、金屬鋱3800~3900元/千克。
原料供應緊張支撐成本
2010年,包鋼集團初步完成了對內蒙古稀土企業的整合,同時實現了對內蒙古地區稀土產品全部專營,消除了該地區稀土原料市場的惡性競爭,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北方輕稀土原料市場價格。2010年全年,稀土主要原料碳酸稀土大部分時間里處于供應緊張狀態,價格從2010年1~2月份的11000~13000元穩步上漲,2010年12月中旬已經達到19500~20000元。同時,南方地區江西、四川、廣東、廣西、福建、湖南等省區展開的礦產開發聯合監管行動,為數不少的無證礦山停產,也使中重稀土原料中釔富銪稀土礦產量大幅減少,全年市場供應一直非常緊張。中釔富銪礦價格從2010年1~2月份的66000~73000元沖高到目前的120000元,價格翻了一番。
下游強勁復蘇刺激需求
在稀土材料的消費結構中,永磁材料、催化凈化拋光材料和發光材料是主要應用領域。2010年,稀土行情徹底走出了金融危機以來的陰霾,下游電動汽車、風電、動力電池、平板顯示、計算機、節能電器、陶瓷、醫療設備、航天航空等行業迅猛增長,對稀土新材料釹鐵硼、金屬鐠釹鏑等需求日趨旺盛。隨著世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而實施的節能減排政策措施不斷加強,2010年,以新能源為主的低碳行業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國內外對新能源的投資,拉動稀土功能材料消費大幅攀升。此外,2010年,稀土傳統消費領域也在穩步復蘇回升,國際石油價格不斷調高,作為石油催化裂化催化劑的氧化鑭、稀土研磨材料和稀土拋光粉市場需求穩步增長。2009年我國稀土研磨材料產量為12000噸(實物),液晶稀土拋光材料產量4100噸,氧化鑭產量16952噸,氧化鈰產量19021噸,預計2010年傳統領域氧化鈰、氧化鑭消費需求量與2009年相比增長10%~20%。
政策重拳調控升溫市場
2010年是我國對稀土行業宏觀調控力度最大的一年。2010年商務部下達的稀土產品出口配額為30258噸,比2009年驟減19887噸,降幅達到40%,預計2011年我國出口稀土配額數量將會再次縮減;3月15日,國土資源部下發通知,決定繼續對稀土礦等實行開采總量控制管理,各稀土產地原料礦產量實施限額管理,并決定6月30日前,原則上暫停受理新的稀土礦勘查、開采登記申請;4月20日,《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在環保部通過審議;5月13日,工信部起草的《稀土行業準入條件》出臺,提高了稀土企業進入門檻;國土資源部牽頭組織展開了對稀土資源的監管整治行動;9月初工信部牽頭制定了《稀土工業發展的專項規劃(2009—2015年)》和《稀土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全國100家稀土分離企業開始進行大重組,重組后將削減到20家。醞釀4年之久的國家礦產地儲備戰略試點推出,首批試點包括稀土資源,包頭、江西等已經展開收儲運作;1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11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提高了部分稀土產品出口關稅,2011年稀土金屬釹的出口由15%提高至25%。宏觀調控政策發力,推動稀土市場價格屢攀新高,也對于整治稀土行業一直以來存在的低價銷售、亂采濫挖、分散經營、出口走私等問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并有助于促進稀土行業調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使稀土這一戰略資源價格與其價值更相吻合。
業界預測,國內稀土市場將更加活躍,稀土產品在電動汽車、高速鐵路、綠色照明、液晶顯示、風光互補發電系統、電儲能站等領域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稀土永磁產品將保持強勢,在國內市場的消費份額會繼續增大,石油、陶瓷、環保電子產品等行業對稀土的需求會有所改善。稀土生產總規模將在國家有效地調控之下,產品出口會有所回落,主流稀土產品價格將保持高位,全行業利潤預計會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