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2010年年末,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長凌江表態指出,“水電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比火電造成的污染更嚴重”,一時間引起各方關注。各方聲音中有贊成、有質疑,更有反對。
環保官員直接質疑水電會造成比火電還嚴重的污染,這在過去相當罕見。這種看法很快就遭到了水利專家的“質疑”。中國能源網首席執行官韓小平介紹說,對于水電建設是否破壞環境的爭論已經延續多年。
韓小平:環保部這個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過處有一些極端的環保主義者一直在反對建設水電大壩。他們認為水電造成了很多的環境負面效應。事實上也是,任何能源,無論是新能源、清潔能源都有負面效應。比如發展風電會出現打死飛鳥的情況、搞太陽能會有多晶硅的廢棄物的污染。任何事物都要進行相對的比較。
韓小平指出,中國水能資源的開發比重還不到30%。而歐美發達國家的水電比例遠高于中國。
韓小平:美國的水電開發率大概在60-70%。歐洲在70%以上。發展水電最好的是挪威,超過90%。如果說水電會造成更多的污染,那么這些國家的環境應該比我們更差。事實上這些發達國家環境比比中國更好。
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也表示,不認同環保部官員的說法。
張國寶:過去也有人說過排放的甲烷比什么還要大,我也想不通,就算事先把這些草和樹都割了,燒有多少,我總覺得有點危言聳聽,我反正不大想得通。
張國寶表示,水庫水質降低,絕不是水庫本身污染了水體,而是水庫對水體的要求高于河流。他還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做了說明。
張國寶:比如說千島湖,現在不挺好嗎?成了旅游景點了。二灘原來爭論很厲害,我連續去過好幾次,我現在看到二灘真是山清水秀,而且周圍的山頭都變綠了,過去還不那么綠,為什么?小氣候,湖面上蒸發雨量降,氣溫也均衡了,夏天比以前降兩度,冬天比以前高兩度,因為有水溫調節,這個地方也成了旅游圣地,挺好,我看到的水電站搞得好的山清水秀多得是。
韓小平介紹說,發達國家的煤在整個能源消費當中只占30%,而中國煤炭就占了將近70%。到十二五末,煤炭消費將要 達到40億噸。屆時中國煤炭的消費約占全球煤炭產量的50%。如果不開發清潔能源,將無以為繼。
韓小平:對于中國來說現在火電的比例太高了,火電造成的污染還不僅僅是溫室氣體,還有大量的氮氧化物、粉塵,特別是一些重金屬,汞這樣的污染更加危害人們的健康。所以對于中國來說,我們現在(火電)比例太高了,我們應該更多的發展我們的清潔能源。
水電就是一個重要的清潔能源,發展水電不僅僅是一個能源的問題,電的問題,還在相當程度上還有一個治水的問題,所以對于中國來說在目前的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還是應該優先的發展水電。
早在去年8月,張國寶就表示,中國承諾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15%的目標當中,有9%要靠水電,大大高于核能的4%,在可用的4億千瓦水力資源中,有3.8億千瓦必須得到開發。而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也明確了積極發展水電。
張國寶:加大黃河上游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瀾滄江等重點流域的開發力度,把水電開發與幫助移民脫貧致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建一座水電富一方百姓,美化一片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