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在2011中國煤化工技術暨“十二五”煤化工市場發展論壇上,石油和化學規劃院高級工程師韓紅梅表示,“十二五”期間常規天然氣利用為1900億立方米,進口量為300億立方米,到“十二五”末煤制天然氣將超過300億立方米。
她表示,目前國家已經批準的煤制天然氣的項目共有7個,總規劃不超過200億立方米。其中包括大唐發電克旗煤制天然氣項目和遼寧阜新的煤制天然氣項目、慶華集團的煤制天然氣項目等。在建的有40億立方米。
“從規劃來看,國家已經把煤制天然氣納入發展當中,為煤制天然氣預留了空間,但是煤制油項目目前還比較敏感。整個“十二五”期間,煤制油的戰略意義要大于實際的市場意義,主要是做技術儲備。”韓紅梅說。
她表示,按照測算,現代煤化工的發展不會影響煤炭的消費結構。但碳排放的數據會迅速增加,進而影響環境,因此發展煤化工就要考慮碳排放問題。
她還表示,相對于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和煤制乙二醇的建設步伐要更快一些,原因是目前市場供應較為緊缺,乙二醇的價格也略有上升,未來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原化學工業部規劃院)成立于1972年7月,目前屬國資委,是從事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規劃研究和工程技術咨詢權威單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認定的承擔國家發改委委托投資咨詢評估任務的咨詢機構(化工、醫藥類)和國家級甲級工程咨詢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