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石化產業快速發展,不少主要石油石化品的產能、產量和消費量已躍居世界前列。記者從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了解到,近幾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一批重大技術裝備研制項目取得重大成果;在石油化工方面,原有乙烯裝置經過改造,綜合技術水平有較大提高,新建大型乙烯設計指標基本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在煤化工和化肥行業方面,新型煤氣化及相關技術裝備水平不斷突破,開發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化肥核心技術與成套設備。
但在成就之外,我國石油石化工業仍存在著產業布局不盡合理、集約化程度不高、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鑒于此,“十二五”期間,轉變行業發展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將成為石化業的發展主線。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工業化中期向工業化后期轉變的過渡時期。在這個轉型時期,石油和化工行業結構調整需進一步加快,以適應國內相關工業產業升級對石化產品提出的更高需求。據相關專家介紹,目前,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多種產品產能位居世界前列,在國際上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全行業綜合競爭力還較弱。同時,在行業多數基礎產品已可滿足國內需求的情況下,“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長時期,石化產業調結構的重要性就更為突出。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必須把結構調整與行業的長遠協調發展統一起來,通過產業優化升級,實現石化業與資源、環境、社會的和諧發展。“石化產業未來的發展重點與國內經濟的轉型升級、行業的結構調整休戚相關。”該負責人表示。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也在近日提出了石化業“十二五”發展目標:經過5年的努力,在發展方式上取得實質性轉變,結構調整上取得實質性進展,使“十二五”成為石油和化學工業由大變強的戰略攻堅期和機遇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就行業“十二五”重點工作提出幾點建議:一是大力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積極改造存量,科學規劃增量,扭轉“產品同質、產能過剩”局面;限制“兩高一資”產業和低端產品的發展,鼓勵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發展,提高高端產品的自給率。二是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十二五”期間,全行業必須把自主創新作為戰略基點,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快構建行業技術創新體系。三是把節能減排作為重要著力點。四是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加快能源化工、新領域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現代煤化工、生物化工等關鍵和前沿技術的研發,努力搶占未來石化產業競爭的制高點。五是深化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要圍繞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和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和機制轉換,繼續實施“大公司、大集團、大基地”戰略,加快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要積極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