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環境資源交易中心日前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重慶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據悉,此次重慶組建的環境資源交易中心目前是西部首家環境資源交易中心。
據了解,排污權交易是在既定的總量控制目標下,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通過量化企業個體排污成本,最終實現環境治理總成本的最小化。在這種制度安排下,政府可以通過對環境資源的宏觀調控,有效解決指令性控制方式下長期存在的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之間的矛盾。目前歐洲、美國等發達地區和國家已有大型污染物排放交易中心,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等。
2009年9月,重慶市印發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試點方案的通知,將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試點,作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內容。2010年下半年,重慶成立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管理中心,并進一步完善了相關配套政策,為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提供了保障。
從本月起,重慶市將迎來排污權指標交易“高峰”,包括璧山、龍泉等地的500多噸排污權指標將在重慶聯交所掛牌轉讓,其中嘉南水泥集團SO2排放指標達到300噸。
重慶市環保局副局長張勇表示,重慶環境資源交易中心的成立,將有利于利用市場機制推進節能減排,同時還能推動經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根據重慶市相關規定,凡是要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的工業建設項目,必須通過購買排污權交易,取得排污指標后,方可獲得環評審批才能開工。
據悉,除了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外,重慶環境資源交易中心未來還有望開展碳交易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