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期低溫雨雪天氣頻頻來襲,已使國內煤價止跌企穩,但并沒有像往年一樣大幅上漲,除了供應充足之外,高懸的“限價”令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限價令”管住了合同煤上漲,穩定了整個電煤市場,但不受“限價令”約束的焦煤卻在“內外夾擊”下漲漲停停,漲勢難以控制。
對此,專家表示,近期國際煤價特別是焦煤價格高漲,將對國內煤炭市場形成有力支撐,預計國內焦煤價格在三、四月份可能迎來年內第二次提價。
國內煤價止跌企穩
冬季是煤炭需求傳統旺季,但受到下游用戶煤炭庫存儲備充分、鐵路煤炭調入資源充足以及國家發改委頒布電煤合同“限價令”等諸多因素影響,自2010年12月份以來,秦皇島煤炭價格一直表現疲軟,不漲反跌,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更是連跌六周。
具體來看,與2010年11月末相比,12月份秦皇島各煤種每噸分別下降20元至25元不等,直到今年1月份,國內煤價才止跌,連續三周維持穩定。
業內人士表示,冬季作為煤炭需求傳統旺季,煤價表現如此“疲軟”,與“限價令”直接相關。
實際上,受制于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限價令”,2011年國內電煤合同價格維持2010年價格不變,使得煤炭企業醞釀的漲價計劃紛紛夭折。
“原本我們預計2011年煤價較去年至少上漲5%,很多電企對此也表示認同,可沒想到國家發改委卻在12月份出臺了"限價令"。”一位國有大煤企高管私下對記者說。
國內率先公布2011年合同煤簽售情況的煤炭企業兗州煤業稱,2011年已簽訂省內電煤銷售合同899.5萬噸,合同煤平均含稅價571.29元/噸,同比下降1.2%。
據透露,“限價令”已經見效,目前2011年重點電煤合同簽訂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多數煤炭企業都遵循了國家的“限價令”。
全年煤價將保持穩定
值得關注的是,在用電企業需求拉動之下,近期主要煤產區坑口煤炭價格相繼出現上漲跡象,有人開始擔憂“限價令”被架空。
從1月中旬起,山西煤炭價格在連續幾周保持平穩后出現上漲,近日除山西太原5000大卡動力煤價格不變之外,其余煤種均出現整體上調,上調幅度在5元/噸―20元/噸不等。
“從天氣因素來看,近日冷空氣頻繁南下,華中、西南部分省區再度接連遭受凍雨,寒冷的天氣將帶動發電耗煤量的上升,由此對煤炭價格形成支撐。”資深煤炭專家、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煤炭分析師李廷說。
據了解,寒冷天氣帶來用電量上升使得國內電廠日消耗量處于2008年以來的高位,重點電廠電煤庫存已降至中值(15天)水平以下。國家電網發布的消息顯示,受到電煤短缺以及用電量增加的影響,西北、華中、華北地區9個省份先后出現電力供應不足。1月中旬時,河南、湖北、陜西、湖南、江西、重慶電網電力供應仍然偏緊。
李廷分析認為,隨著春節的臨近,部分小煤礦將陸續停產,給原煤產量帶來一定影響,也對煤價形成支撐。
但是,從2008年和2010年的國家發改委出臺“限價令”的情況來看,煤價均得到壓制,由此可見今年煤價(特別是重點電煤合同價)出現大漲的可能性并不大。
以2010年夏季為例,看到煤價出現高漲苗頭,國家發改委要求,“合同煤價不能漲”,力保迎峰度夏,對煤炭行業形成重要影響,穩定住了整體煤價。
“限價令”不管焦煤市場或分化
然而,“限價令”難阻電煤雙方博弈。目前“限價令”只局限在電煤合同煤領域,現貨市場銷售的動力煤以及其他煤炭品種,特別是焦煤、噴吹煤和焦炭等均不在限價之列,都有提價可能。
2010年6、7月,市場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內蒙古、山西部分煤炭企業就曾抬高年初簽訂的重點合同價格,對此,國家發改委進行了查處,并要求煤企退還多收的價款。
“目前煤炭現貨市場價格與合同價差價200元/噸,因此煤企都會減少合同煤供應,而增加市場煤供應。”一位煤企老總曾向記者表示,今年公司合同煤和市場煤供應量都可能增加,但無疑會偏重于市場煤供應。
從兗州煤業公布的電煤合同簽訂情況來看,其簽訂省內電煤銷售合同899.5萬噸,合同量同比就減少了10.1%。
另一方面,不受“限價令”約束的焦煤,在“內外夾擊”下,可能在三、四月份迎來年內第二次提價。
事實上,新年伊始,不受“限價令”約束的焦煤已經率先打出漲價牌。西山煤電、盤江股份、開灤股份等國內焦煤生產公司自2011年1月1日起紛紛上調產品價格,噸煤漲價均超過100元。
業內專家由此推測,今年開春天氣轉暖后,國內市場全面復工,鋼鐵需求旺季到來,國內焦煤再次提價的可能性非常大,預計噸煤價格可能在現有基礎上再漲100元至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