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27日由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公布的《2010中國節能減排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風力發電新開工重大施工項目378個,項目總投資額高達近3000億元。而與快速發展的光伏產品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光伏發電產品的市場應用還很少,國內仍處于“有產業、無市場”的局面。
這一報告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及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權案協會共同編撰。報告顯示,中國風能資源可開發量約為7-12億千瓦;從中國風能資源看,風電完全可能成為火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電源。
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底,我國除臺灣地區外新增風電裝機10129臺,裝機容量1380.32萬千瓦,已超過美國排名全球第一。同期,累計風電裝機容量達2580.5萬千瓦,全球排名升至第二位。
在太陽能應用領域,報告指出,與快速發展的光伏產品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光伏發電產品的市場應用還很少,目前主要用于解決偏遠地區無電人口和特殊行業用電問題。國內仍處于“有產業、無市場”的局面,對太陽能這一綠色、清潔能源的應用相對滯后。
在生物質能源領域,報告稱,2010年,全國沼氣發電容量為80萬千瓦,垃圾焚燒發電裝機達到50萬千瓦;至2020年,將分別達到150萬千瓦和200萬千瓦以上。焚燒發電的垃圾處理量將達到總量的30%。
報告也指出,目前我國生物質能源的發展面臨一些瓶頸問題,包括生物質資源不足、品質不佳、收集困難、難于轉化;生物質催化與轉化效率低下,過程能耗和水耗高;生物轉化工藝難以低成本規?;糯螅约吧锬茉唇K端產品品質不佳、產品標準欠缺等。
關于核電方面,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不斷調高核電發展的目標,根據最新目標,2020年核電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比例將達到8%以上。照此計算,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至少可以達到7000萬千瓦,相當于我國平均每年有5-6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投產。
報告還首次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進行了描述。目前,國內主要汽車整車企業都開展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究開發、制造,有些產品已經實現了商業化生產;但銷售規模非常有限,新能源汽車所用的關鍵核心零部件基本上來自國外廠商。
據國家能源局的初步測算,在《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實施后,到2020年,中國將大幅減少對煤炭需求的過度依賴,能使當年的二氧化硫排放減少約78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約12億噸;每年增加產值1.5萬億元,增加社會就業崗位150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