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981”并非中國海洋石油艦隊唯一的亮點。
作為海洋大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FPSO(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 Offloading,意即“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制造與應用國之一,擁有的FPSO數量與總噸位均居全球第二位。截至目前,中海油共使用了18艘FPSO進行油氣開發,這些FPSO成功地開發了從年產量40萬噸至1000萬噸的各種類型油田,支持著中國海上油田70%左右的石油產能,累計生產原油超過2億噸。
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務分公司(下稱“采油公司”)是中國唯一一家FPSO專業運營管理公司。近日,該公司總經理張武奎對記者表示,“我們的計劃是到2013年,公司資產規模達到180億元,利潤18億元;到2020年,資產規模350億元,利潤46億元,綜合實力進入國際前三名。”
作為海洋油氣開發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FPSO一般與水下采油裝置和穿梭油輪組成一套完整的生產系統,具有高投資、高風險和高回報的特點。
據中海油介紹,FPSO集動力供應、生產、儲存、外輸及生活于一體,作為油田的管理、指揮、控制中心,被稱為海洋油田開發的“航空母艦”、“海上油氣處理廠”。
FPSO適用海域范圍廣,尤其適合遠離海岸的中、深海油田開發,幾乎適用于所有水深。同時,FPSO海況條件適應能力強。甲板面積寬闊,便于生產設備布置,承重能力與抗風浪環境適應能力強。
另外,FPSO還具備較大的儲油能力。船上原油可定期、安全、快速地通過卸油裝置卸入穿梭油船中運輸到岸上,穿梭油船不僅可與FPSO串聯,也可傍靠FPSO系泊。
作為開發海洋石油的關鍵設施,FPSO呈現出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特點。其設計、建造與安裝技術充分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和海洋石油開發的綜合實力。在中海油加快FPSO產業發展進程中,國內造船、機電、冶金等相關產業也得到了有力推動。
以“海洋石油115”號建造為例,這艘FPSO由上海708所和海油工程設計,由青島北海船廠、上海滬東船廠、上海外高橋船廠、大連新船船廠和上海江南船廠等五家單位承建。其使用鋼材總量達到3.3萬噸,共采辦353臺套大中型設備(國產化比例近90%),帶動國內1400多家設備生產廠商的產業發展。
按照中海油的海外發展策略——2020年努力實現“海外大慶”,中海油FPSO也將積極地走向海外市場。
一項預測數據顯示,未來5年,全球需要40至50條浮式儲卸油裝置。
張武奎稱,采油公司將重點關注巴西、墨西哥灣、中東地區、澳大利亞、印尼等地的FPSO和LNG(FLNG)項目,力爭到2020年在海外擁有8~10條FPSO。
但中海油FPSO的海外之路也面臨著挑戰。
“中海油FPSO發展迅速,專業化管理能力較強,國外同行業相比人力資源成本較低。但國際政治、商務壁壘等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張武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