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兩大原油期貨價格走勢分化——周一,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下稱WTI原油)結算價跌破每桶85美元,而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則突破每桶103美元,創下28個多月來最高。分析人士稱,因國內成品油調價的參照指標包括布倫特原油,且其權重較高,因此,國內成品油上漲預期十分強烈。不過,基于物價穩定、“兩會”即將召開等因素,此次成品油調價或推遲至“兩會”后,即在3月底左右。
布倫特、WTI原油價差大
2月14日,WTI原油3月期貨結算價收于每桶84.81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0.77美元;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3月期貨結算價每桶103.08美元,上漲2.14美元。二者價差在每桶18.27美元。
通常布倫特原油價格比WTI原油價格低才屬正常現象,但近期前者卻不斷走高,并刷新二者價差的歷史紀錄。光大期貨分析師劉月來認為,庫欣庫存、美國對生物燃料的生產已減少了對原油的過度依賴,同時,美國政府用看得見的手調控油價,使得WTI原油價格受抑。而布倫特原油價格則因供應減少及俄羅斯石油產量增加不如預期而走高,導致二者價差越來越大。
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布倫特原油價格反超WTI原油價格,且二者價差過大對國內成品油的調價預期影響較大,“我們判斷,國內成品油調價參照三地油價中,布倫特原油權重更重,估計超過40%。”
調價跟蹤指數已破10%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國際原油連續22日平均價變化超過4%時,即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廣東省油氣商會和息旺能源的數據均顯示,早在春節前,便已突破4%的調價紅線。
近日,調價跟蹤指數更是在布倫特原油的上漲下大幅飆升。2月14日,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價格移動變化率更是已超過10%,遠高于成品油價格機制中4%的調價標準。
近期,廣東市場上汽柴油批發價也因持續受到調價預期的支持而價格堅挺。2月8日-2月12日,廣東市場國Ⅲ93號汽油8150元-8300元/噸,環比上漲0.3%;國Ⅲ97號汽油8500元-8700元/噸,環比上漲0.6%;國Ⅲ0號柴油搭售價7708元/噸,環比持平;廣州粵IV93號汽油8230元-8390元/噸,環比上漲0.8%,粵IV97號汽油8550元-8790元/噸,環比上漲0.9%。
3月底上調概率大
盡管上調條件均已具備,但分析人士仍認為,在春節后,物價高企之時,為減輕通脹壓力,或推遲上調成品油的時間。
姚達明表示,國內調價已符合上調臨界條件,但剛以加息壓制通脹,因此再調價加劇通脹感覺有點突兀。
廣東省石油學會相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國家發改委對此次調價十分慎重。一方面,即將面臨開春農業用油高峰,物流業也處于用油高峰,同時物價高企,國家會充分考慮各行業承受能力。同時“兩會”即將召開,市場以穩定為主。“國內油價要有控制地、間接地與國際油價接軌,同時要符合我國國情。因此我認為,不會馬上上漲。如果國際油價保持高位,預計3月底、二季度初將是下次成品油調價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