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區的汽柴油早已批零一價,且都已達到國家最高限價。因此銷售公司漲無可漲
成品油的調價窗口將在下周二被再次觸及,國家發改委在月底前調價的可能性很大。
一路上漲的國際油價讓國內兩大石化巨頭不得不采取措施控制日益上升的成本。中石油(11.57,-0.07,-0.60%)旗下煉廠已上調汽油標準品出廠價,中石化則采取了壓低外采價格的方式。與此同時,下周二,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就將再次被打開,據業內人士分析,本次調價或在3月底。
石化雙雄調價減壓
昨日,有業內人士透露,中石油集團發文要求旗下煉廠自3月17日起上調汽油標準品出廠價,上調幅度為100元/噸,柴油暫持穩。調價后,四川省南充煉廠的90#汽油出廠價為8305元/噸,93#汽油的出廠價則達到了8803元/噸。
此外,據了解中石化集團已在3月15日下文要求下屬銷售公司將汽、柴油外采價格在原來的基礎上下調200元/噸。
按理成品油的出廠價格變化最終會反映在市場終端批發價格上,但兩大石化巨頭的本次調價壓縮的將是自己旗下銷售公司的利潤空間。“根據我們的監測,目前四川地區的汽柴油早已批零一價,且都已達到國家最高限價。因此銷售公司漲無可漲。”分析師稱。
調價窗口即將打開
國際油價的一路上漲還將在不久后再一次打開國內成品油的調價窗口。
據卓創資訊監測,3月17日三地原油移動變化率為10.79%,22個工作日移動加權平均價已達到108.58美元/桶。上一次國家發改委調整成品油價格(破解油價困境)是在2月22日,這意味著成品油的調價窗口將在下周二被再次打開。
有業內人士表示,本周二國際油價大幅度回落主要是由于市場擔心日本核擴散抑制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但長遠來看,未來日本重建對成品油的需求會逐漸增多。同時目前日本煉油廠已經恢復生產,原油需求也增加。“總的來說。日本地震實際上導致未來一段時間內國際油價下跌的因素減少,上漲的因素卻有所增加。”
卓創資訊分析師還表示,本次調價窗口觸及之后,國家發改委在月底前調價的可能性很大。“近期國際原油價格一直維持漲勢,如果不及時調價的話,很可能又要造成供油緊張。此外,國家統計局公布的CPI數據與上月持平,所以發改委調價考慮CPI的因素將會降低。因此我們預計調價幅度在250元/噸-350元/噸之間。”分析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