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的技術提供方——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神華煤制烯烴裝置運行即處于滿負荷,每噸烯烴甲醇原料消耗、催化劑及公用工程消耗等各項技術指標均圓滿達到合同要求,今年就可實現烯烴銷售收入近45億元。
據了解,神華煤制烯烴項目是世界首套以煤為原料生產烯烴的項目,核心技術采用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工藝。該工藝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發。近日,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頭煤化工分公司聯合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等合作伙伴,對甲醇制烯烴裝置進行了性能考核。結果顯示,該裝置達到100%~110%滿負荷平穩連續運行4000小時,噸烯烴甲醇消耗量為2.97噸,催化劑占成本比重越來越低,甲醇轉化率為99.9%,乙烯加丙烯選擇性達到80%以上,所生產的乙烯、丙烯產品完全符合聚合級烯烴產品的規格要求。
項目合作伙伴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志輝向記者介紹,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是“十一五”期間國家核準的第一個特大型煤制烯烴工業化示范工程。項目主要生產裝置包括5×1500噸/日投煤量煤氣化裝置、180萬噸/年甲醇裝置、60萬噸/年DMTO裝置、30萬噸/年聚乙烯裝置、3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等。項目裝置于2010年8月一次投料成功,2011年正式進入商業化運營,目前處于滿負荷平穩生產狀態。該項目今年計劃生產聚烯烴產品45萬噸,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將實現銷售收入近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