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在全國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要把整治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作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切入點,追根溯源,加強全過程管理。同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衛生部今年年底前制定并公布復配食品添加劑通用安全標準和食品添加劑標識標準。
通知要求,嚴禁在食品生產中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外的任何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加強非法添加行為監督查驗,消除監管死角。依法從重懲處非法添加行為,加大非法添加的違法成本,同時要加強非法添加行為源頭治理,對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以及禁止在飼料和飲用水中使用的物質,生產企業必須在產品標簽上加印“嚴禁用于食品和飼料加工”等警示標識,并實行實名購銷制度。
通知同時強調,在生產、銷售環節,質檢部門要嚴格執行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制度,加強原料采購和生產配料等重點環節的日常監管,嚴禁使用非食用物質生產復配食品添加劑。在使用環節,衛生部、食品藥品監管局要盡快制定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明確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指導餐飲服務單位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同時,衛生部要從嚴審核、制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國家標準,今年年底前要制定并公布復配食品添加劑通用安全標準和食品添加劑標識標準。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有相當一部分與食品生產經營中濫用或非法使用添加物有關。“毒奶粉”事件后,國家很快出臺法規標準,對乳制品中三聚氰胺限量值做了規定。衛生部等5部門近日再次下發公告,明確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劑,禁止在所有食品中人為添加。
相關人士指出,此次國家的“雷霆”行動,不僅要求嚴厲,也有更具體的措施,旨在徹底消除隨意非法添加帶來的食品安全隱患。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食品風險管理與應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羅季陽表示,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一直沿用GB2760標準,專門的食品添加劑安全標準亟待出臺,更為關鍵的是要強化執行力,建立起食品安全的長效監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