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國商會周二表示,中國貿易保護主義在金融危機后出現增長勢頭,影響美國公司在華利益。
BBC消息稱,中國美國商會(AmCham-China)公布2011年白皮書,敦促北京政府重新審視歧視性的工業政策,尤其是為發展本國科技工業而設置的不公平政策。
中國在吸引外資的同時,也對外國公司轉讓技術提出要求,涉及高速鐵路、清潔能源、移動通訊等領域。
此外,中國在電腦和其它技術產品的政府采購過程中也優先本土企業,限制使用外國數據系統產品。
中國美國商會的調查發現,26%的受訪公司表示中國“本土創新”政策損害了企業利益;超過半數的公司反映外國公司無法拿到與中國競爭對手一樣的經營許可,或者申請的程序更復雜、耗時更長。
還有公司說,雖然中國經濟在金融危機后出現反彈,但外國公司并未從中獲利,北京政府支持的是本土產業,將增長最快的市場留給了本國企業。
中國美國商會說,銀行、保險和金融業的限制措施最多,外國公司極少有進入市場的渠道。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孟克文(Christian Murk)說,盡管在某也行業外國公司的增長很快,“但在其它領域外國公司受到政策環境的限制”。
不過,孟克文說,他不贊同通過世界貿易組織來解決雙方的這一爭端,而是需要中美兩國間的磋商。
新一輪的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將于下月舉行,中國美國商會說一些會員將于下周前往華盛頓,將報告遞交給美國官員。